定位论丛

柒牌男装:一场被“超级符号”绑架的品牌悲剧

时间:2025-11-12 11:12:44 | 作者:潘轲 | 来源: | 阅读数:26
摘要:品牌战略的终极命题,从来不是“怎么让人记住”,而是“凭什么被人尊重”。

——点评中国男装最令人痛心的战略迷失

 

图1.png

 

引言:从“男人要狠”到“穿出气派”,柒牌如何沦为民工审美代言人?

 

如果叶茂中还在世,他或许会点一支烟,苦笑摇头。

 

2003年,柒牌凭借“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的广告语,用李连杰的硬汉形象和长城、竹海的东方美学,在中国男装市场劈开一条血路。那时的柒牌,是奋斗者的战袍,是草根逆袭的象征。而2024年,华与华为其打造的“穿柒牌,有气派”,却让这个45年的品牌像是城乡结合部婚礼司仪的自我陶醉。


002.jpg


更讽刺的是,华与华在《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中宣称:“一切创意都是为了降低传播成本。”但柒牌新口号引发的全网群嘲、经销商质疑、老顾客流失,哪一项不是惨重的成本?当华与华拿着600万年费,用“顺口溜方法论”给柒牌灌下这碗迷魂汤,中国品牌营销的悲哀已赤裸裸暴露——所谓“超级符号”,不过是咨询公司掏空企业的摇钱树。

 

图2.png

 

 

一、华与华的三大原罪:土味审美、战略阉割、文化霸凌

 

1土味审美:把品牌当菜市场招牌做

 

华与华给柒牌设计的气派战役,堪称审美灾难的集大成者:

 

口号逻辑崩坏穿柒牌,有气派本质上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消费者穿千元男装本就是为了体面,品牌却像复读机般强调基础需求。对比叶茂中的男人要狠(激发奋斗共鸣)和重要时刻穿中华立领(场景绑定),华与华的创意贫瘠得像期末凑字的小学生作文。

 

视觉暴力输出:全国机场高铁站的巨幅广告上,柒牌Logo被放大到近乎狰狞,配以番茄炒蛋色的背景,完美复刻了乡镇家电城的促销美学。华与华创始人华杉曾称记住比欣赏重要,但当消费者因视觉污染而绕道走时,记住的只有尴尬。

 

符号滥用成灾:萝卜裤广告中两个巨型红萝卜,被华与华信徒吹捧为超级符号,实则彻底消解了商务男装的严肃性。当网友调侃卖老爹裤是不是要摆两个老爹,华与华竟辩称争议也是传播——这种把恶心当有趣的逻辑,与流量乞丐何异?

 

2、战略阉割:用顺口溜替代品牌灵魂

 

华与华最危险的伎俩,是把品牌战略简化成造句游戏:

 

回避真问题:柒牌真正的危机是产品老化、渠道扩张受阻、年轻消费者逃离。但华与华给出的方案却是换个口号、大打广告——如同医生对重症患者说多喝热水。据行业数据,柒牌2024年在一二线城市商场销售额同比下滑12%,华与华却忙着在发布会上炫耀50+机场广告覆盖

 

方法论抄袭疑云:华与华的文化母体”、“购买理由等概念,与特劳特定位理论高度相似却否认渊源文化母体“心智资源”,购买理由“品牌定位”。更讽刺的是,其案例库中成功品牌(蜜雪冰城、厨邦酱油)多为低价快消品,强行套用至服装行业犹如让川菜厨子做法餐。当华与华用同一套模板服务火锅、酱油、男装时,本质已是创意流水线上的富士康。

 

绑架企业决策:华与华要求客户先付钱后干活”、“不得修改方案,美其名曰保障创意纯粹性。但柒牌投入上亿的气派战役,连内部员工都吐槽像暴发户炫富。这种甲乙方关系的异化,让咨询公司从服务方变成专制者。

 

3、文化霸凌:用“接地气”掩盖反智主义

 

华杉常以“儒家门徒”自居,却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扭曲为“给钱就干”

 

反智话术体系:华与华宣称消费者是茫然的、健忘的,所以要用粗暴符号唤醒他们。但Z世代穿着Lululemon谈碳中和、用观夏香氛匹配情绪时,华与华却仍把中国人想象成只会对口令的巴甫洛夫之犬。

 

伪国学包装:华杉著书立说谈《孙子兵法》,但华与华对柒牌的战略操作却违背了知己知彼的基本原理——既未洞察中年男性对气派一词的排斥,也未应对海澜之家国民男装、九牧王裤王的精准卡位。

 

打压专业批评:当欧阳黎明等设计师质疑老娘舅碗里放舅Logo低幼时,华杉发文斥责不懂审美。这种用甲方权威压制行业讨论的行为,让品牌咨询界沦为跪舔文化重灾区。

 

图3.png

 

 

二、柒牌的战略迷思:为何甘当华与华的“小白鼠”?

 

1、焦虑驱动下的决策失灵

 

柒牌选择华与华,暴露了传统企业的三大焦虑:

 

增长焦虑:柒牌与九牧王、七匹狼、利郎并称 “闽派男装四巨头”,但近五年营收规模逐渐落后于九牧王和利郎管理层病急乱投医,误以为华与华的洗脑式投放是救命稻草。

身份焦虑:从乡镇公务员首选升级到中产精英标配本就艰难,柒牌却幻想通过一句口号实现阶层跨越,结果反而丢失基本盘。

 

创新焦虑:面对波司登联名国际设计师、李宁国潮化等案例,柒牌选择了一条看似最安全的路——复制华与华餐饮案例的套路,却忽略了服装行业需要审美共识而非口号轰炸。

 

2、品牌资产的白白浪费

 

柒牌本可凭借“中华立领”这一差异化资产深耕“新中式男装”赛道,却因华与华的“符号优先”策略走向歧途:

 

文化底蕴被掏空:中华立领曾承载重要时刻的仪式感,如今沦为气派的廉价注脚。李连杰代言期积累的硬汉气质,被虚拟人柒先生的蹦跳人设取代,品牌厚重感荡然无存。

 

图4.png

 

战略摇摆的代价:从叶茂中时代的奋斗叙事到华与华的土豪叙事,柒牌每一次换方向都是对品牌资产的挥霍。老顾客困惑:穿柒牌到底是要狠还是要飘?

 

 

三、华与华模式的全面破产:一场精心包装的营销骗局

 

1、案例造假与数据美化

 

华与华的成功案例经不起推敲:

 

西贝预制菜翻车:华与华曾将西贝的I♥莜视为经典,但2025年预制菜危机中,西贝因华与华建议的硬刚消费者策略遭全网抵制,暴露其危机管理无能。

 

图5-.png

 

蜜雪冰城真相4元柠檬水的成功根本在于供应链优势,华与华的你爱我我爱你主题曲只是锦上添花,却被包装成符号决定论的证据。

 

选择性呈现:华与华官网展示的案例均避谈失败经历——如360换标遭群嘲后撤回、老娘舅升级后客流下滑等。

 

2、理论体系的空洞化

 

华与华方法论的致命缺陷在于:

 

忽视行业特性:服装需要审美迭代,餐饮需要复购体验,但华与华用同一套符号+口号模板通吃,结果只能是隔靴搔痒。

 

拒绝科学验证:华与华反对用户调研、大数据分析,鼓吹创始人直觉决策,本质上是对现代营销科学的反动。

 

混淆相关性与因果性:将品牌成功简单归因于口号传播,无视产品、渠道、供应链等真正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要素。

 

 

四、破局之道:柒牌该如何找回尊严?

 

1、立即终止与华与华的合作

 

止损是明智之举。柒牌应重新评估广告投放效果,将预算转向产品研发与渠道升级,而非继续为华与华的“行为艺术”买单。

 

2、回归品牌价值本位

 

重塑中华立领:将其从产品线升级为文化IP,联名故宫、敦煌推出限量系列,抢占新中式男装认知;

 

拥抱真实场景:从气派转向从容,绑定商务会谈、家庭庆典等高端场景,邀请吴京、张颂文等质感男星代言;

 

数字化用户运营:建立私域会员体系,通过定制服务强化忠诚度,而非盲目投放泛流量。

 

3、行业觉醒:拒绝咨询公司PUA

 

中国品牌应清醒认识到:

 

战略是系统工程:绝非一句口号、一个符号所能承载;

 

审美是核心竞争力:在颜值经济时代,土味设计等于自绝于消费者;

 

咨询公司应服务而非主导:选择有行业深度、尊重品牌长期价值的合作伙伴。

 

 

结语:中国品牌不需要“超级符号”,需要的是脊梁

 

华与华们最大的危害,不是生产了土味设计,而是用短期流量狂欢麻痹企业神经,让品牌甘愿沦为行尸走肉。当柒牌穿着“气派”的新衣,在机场广告牌上接受路人审视时,它早已忘记:

 

真正的气派,是李连杰站在长城之巅的隐忍坚毅;

 

是男人在重要时刻整理衣领的庄重自信;

 

是一个民族品牌45年不改初心的尊严。

 

品牌战略的终极命题,从来不是“怎么让人记住”,而是“凭什么被人尊重”。 当华与华还在收着600万年费教企业“顺口溜”时,希望更多中国品牌能找回自己的骨头——毕竟,穿出来的气派是表演,活出来的气派才是江山。

 

 

作者简介:

 

潘轲,深圳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荟海文化联合创始人,兰湘子品牌常年战略顾问,《细化定位》作者,定位式营销体系开创者,深研战略定位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超1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