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论丛

稻盛和夫:新一代管理学的开启者

时间:2018-02-27 11:27:09 | 作者:于雷 | 来源: | 阅读数:5919
摘要:我认为,针对当下人类商业所遇到的最大挑战,稻盛和夫先生构建的管理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跨时代的意义。

稻盛和夫:新一代管理学的开启者

 

北京盛和塾理事团队希望我为《活法》写序,内心很是惶恐,虽然有幸2005开始拜读《活法》一书,而后接触到稻盛先生的一系列著作和演讲,但仍在学习与实践阶段。今年初我接受中国稻盛和夫管理顾问公司的委托,为稻盛先生的管理体系和盛和塾做定位的梳理,那就结合这方面的思考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我认为,针对当下人类商业所遇到的最大挑战,稻盛和夫先生构建的管理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跨时代的意义:

 

人类商业高速发展的本质是欲望的过度激发。

 

1840年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取得了很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个体意识的觉醒、民主和自由的发展、尤其是1870年现代公司诞生以及管理学的普及……在人类历史上,在还不到150年的时间里,现代公司和管理已经彻底改造了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也正在快速改造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进入20世纪以来,管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快速发展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德鲁克为代表的组织管理,一次又一次赋予了人类更巨大的力量,最近半个世纪知识的广泛应用,更是激励着企业不断的扩张与创造但同时,人类的欲望也不断被扩大和合理化,越来越难以控制。

 

然而,当下横亘在我们面前最触目惊心的鸿沟恰恰是,人类快速释放的欲望与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近二百多年的工业化和欲望的膨胀,我们几乎将地球的资源掠夺一空,目前,全球人口每年消耗着1.6个地球的生态资源,并且在2030年之前将达到2个地球。最近几十年来,我们不得不承担过度破坏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异常天气和频发的极端自然灾害。人类欲望形成的泰坦尼克号,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驶向环境的冰山。

 

反思过去,此次商业狂飙突进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毋庸置疑是欲望。现代公司和管理的普及最大程度的激发起了每个人、每个组织的欲望,而欲望的扩展并没有与人类的道德提升同步,甚至造成了精神道德的停滞甚至退步。这正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人类管理学亟需管理的即是商业发展所激发的欲望本身。

 

我们该如何看待欲望的实质?继弗洛伊德之后取得巨大突破的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博士,通过数百万次测试后,发现人类的意识或者说内心状态存在一个意识能量地图。他认为,

 

在欲望这个级别,渴望是主导情绪沉溺上瘾是欲望的产物,比如对食物、电游、娱乐、性、购物、占有金钱和权力等等的欲望。在这个水平上,人们会陷入被奴役的恶性循环,因为欲望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情绪。生活的观点是失望,因为当一个人不能获得所渴望的东西时,失望会随之而来。

 

大卫·霍金斯所绘制的意识能量(能量值从1-1000地图如下

 

 

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研究中,欲望是较为低级别的意识能量,能量值为125,很容易造成对外在事物尤其是物质消费的过度依赖,且不会拥有真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而这恰恰是当下的商业文明中,我们所呈现的主流心理状态。

 

如何能不被“欲望”的意识状态所裹胁?大卫·霍金斯认为只有不断提升意识能量层级,才能对现实有更正确的认识。这才会过上你本应拥有的真正快乐、完美而丰盛的人生。换言之,企业的运作者尤其是经营者本人要有高远的信念,才有可能平衡并超越商业中欲望的能量。

 

西方的资本主义早期,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资本主义打下一根信念之桩,而随着资本主义和现代公司的迅猛发展,其信念的坚守受到现实经济利益的巨大挑战。这一点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曾经有过经典的论述:

 

在上个世纪的中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曾经对决,基本上,资本主义的体制获得了胜利,也就在胜利之后,资本主义已经丧失了基督教上帝恩宠的理念,也不再顾及上帝对人的期许……今天企业界图利之徒,与具有理想的人相比,前者人数恐怕远远超过后者。这一危机,也就是资本主义运作后面,不再有超越和高洁的理想作为后盾。如果企业界只是人间的豺狼,以掠夺为务,将来资本主义前途发展,可能就是愈陷愈深,陷入唯利是图的庸俗境界,到最后也许就趋于腐烂了。

 

 

东亚文化体系对此次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科技文明、物质文明的调和作用。

 

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体系,中、日、韩三国为主要的基地,中国尤其是这个东亚文化的主体,信奉系统的大宇宙观,相信天人合一,对于自然规律心存敬畏;并把提升内在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视为人生的本质目的,而不是一味的放纵自己的欲望。

 

孔子整理的《礼记》中的《乐记》,曾有记载: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曲礼》说:欲不可纵。都很明显说出人欲的动向,而认为它是可怕的,是不可放纵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更是提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观点,并将少私寡欲作为修养的方法和目的。

 

佛学的基本精神都是要求人性的自觉,破除由执为小我的后天我执,而返还到先天无欲大我的自性清净。努力修正由我执爱欲所起的种种错误心理和行为,涤除由惑乱心理所构成人世间的烦恼苦果。

 

*(引自南怀瑾著作《新旧教育的变与惑》,十七章:人性与人欲)

 

当下的商业经营必须回归到提升人的心智能量即心性状态上来,进而推动组织和个人的意识能量超越欲望的层级及对于物质刺激的上瘾状态,获得商业文明的新生,实现人类经济、道德、环境的平衡发展。

 

当务之急,是如何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当今社会欲望膨胀的核心细胞——企业,“合理控制及引导欲望,让企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度一致,让工作者不再过度依赖甚至超越经济绩效刺激,有效提升工作和生命的状态,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不是仅靠企业界不断提倡社会责任可以做到的,必须要在管理学上实现基本理念和方法的一次重大革新。

 

此方面,日本企业与东亚文化的结合具有独到之处。日本近代的商魂式人物,一位是明治维新之初的涩泽荣一,奠定“论语 + 算盘”的经营之道,“论语”代表道德与责任,“算盘”代表计数与追求财富,他秉承这个理念为近代的日本创建了上百家企业。另一位是20世纪的松下幸之助,他的“自来水哲学” ——自己拥有,也给予他人,视企业为社会公器,并认为经营企业与宗教机构一样为神圣的事业。一定意义上,他们即是日本经营者的楷模,也为日本近代的商业精神奠定了基石。

 

大家看过《活法》一书就会发现,作为白手起家创建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经营理念与此不谋而合,为人类管理学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他一直倡导以人心为本的管理,强调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认为只有人的心智能量改变并提升,公司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稻盛先生用半个世纪的时间,不断思考、实践、总结,形成新一代的管理学体系 “心本管理

 

 

三、稻盛先生心本管理哲学的三个原点:对生命、工作、事业意义的界定恰恰是源于东亚文化体系尤其中华文化中的核心特质。

 

认为,稻盛先生所构建的心本管理体系有三个核心特点:

 

1、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为判断基准,超越个体(个人/公司/国家)之私。

 

在《活法》和稻盛和夫的许多演讲中,他多次提到任何决策一定要基于原理原则进行思考,判断基准放在作为人,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而不是仅放在个人或自己公司的利害得失上。这个基准具备超过国界的普遍性,对于当下欲望横陈的商业世界恰恰是一方清醒的良药,能根本上解决个体之私与人类之公的巨大矛盾,推动一个以利他心为基础的新商业文明,真正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趋势。

 

2、基于东亚文化体系,为企业界构建新的管理哲学:重新明确人生的意义、工作的意义和事业的意义。

 

许倬云先生对于人类走进知识社会,一直有所担忧“知识可以转化为经济力量,可以转化为政治力量,可以转化成法律力量。新型知识分子拥有的力量远比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强大。但是今天的知识体系还缺了一个环,没有结织成今天的哲学,也没有结织成今天的价值系统。”*(引自许倬云著作《观世变》,第一章:从中国历史看世界未来)

 

21世纪以来,人类迎来知识社会,知识与企业力量的结合具备了更强大的力量。如果企业界不能构建新时期的管理哲学,以引导这股力量,对于社会而言是福是祸犹不可说。

 

《活法》序言在混乱的时代追问人生的意义,并且给了明确的回答: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这与我们的古圣先贤,所给的答案是多么一致啊《大学》开篇即讲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且诚意、正心为修身为本,修身为齐家治国之本。

 

对于工作的意义,书中提到人类活动中,劳动带来至高无上的喜悦,工作占据人生最大的比重。如果不能在劳动中、在工作中获得充实感,那么,即使在别的方面找到快乐,最终我们仍然会感觉到空虚和缺憾。认真工作带来的果实,不只是成就感和充实感,它还起到修行的作用,磨练人格,奠定我们做人的基石。

 

对于事业的意义,稻盛和夫经历过早年员工离职事件的拷问,他觉醒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必须超越经营者个人的想法,最终将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进而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其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并且认为,光明正大的事业目的,最能激发员工内心的共鸣,获取他们对企业长时间、全方位的协助。同时崇高的事业目的又给了经营者足够底气,可以堂堂正正,不受任何牵制,全身心投入经营。

 

以上的三个意义对于知识工作者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方面,知识工作者对于组织的忠诚度和依赖度将大幅降低,组织对于知识工作者的需要高于知识工作者对于组织的需要,也意味着知识工作者个体意识的觉醒,每个人对于工作意义和人生意义的追寻将成为工作的第一驱动力。另一方面,公司与知识工作者相互依赖,我们很难仅以经济回报及给股权就能解决持续的激励问题。如果一个组织的使命和愿景不能得到知识工作者的高度认同,是无法有效吸引、留住并激励他们的。而这对于中国企业尤为重要,因为中国的传统信仰中没有超越的上帝,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只有企业家把企业的使命与天下的关系讲清楚,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心智能量。

 

3、将提高心性与拓展经营辩证统一,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

 

稻盛先生在管理实践中,已经详实的构建了心本管理四步法:

 

第一步,管理哲学共有:把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和企业的目的以及正确的为人之道等内容,总结出来并编写企业自己的《哲学手册》,并与全体员工实现哲学共有。为此,经营者自己必须要率先垂范,带头实践企业的哲学,并且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

 

第二步,经营十二条:立足于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一基本观点,如何形成一套管理机制,思考和归纳的十二项经营要诀;

 

第三步,会计七原则:经营中如何确立企业会计的正确原则,并且如何让会计真正为企业管理服务,稻盛先生基于京瓷的实践总结了会计的七大原则;

 

第四步,阿米巴经营:作为稻盛先生独创的一套管理会计机制,主要为了每个部门甚至每位员工感受到市场温度,把公司优化为类似阿米巴的小组织单元展开独立核算,实现以管理哲学为基础,让全员参与经营,并持续培养具有经营意识的人才。

 

稻盛先生管理中将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幸福并重,实现了经营者和员工心性提升与经营成果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完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体系。我个人认为,在人类的管理学领域,他是继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之后最伟大的管理学家。

 

当然稻盛先生重点谈的内容以提升组织内部的心智能量为主,更多属于儒家所说的内圣心法。在全球大竞争时代,如何给予公司内部的心智能量一个准确的出口,与顾客心智实现精准对接,并动态应对竞争变化,这方面我的老师——杰克·特劳特先生发现的定位理论,当属于儒家所说的外王心法,也不啻是一个独具价值的补充是心本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篇幅所限,就不再赘述。大家可参阅他的相关著作,尤其是《定位》一书

 

德鲁克先生早年管理的定义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组织和激励人力资源去达成这个使命,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稻盛和夫和特劳特先生在此基础上深化了人类的管理学,将管理重心围绕心智展开因此心本管理应定义为“基于行业竞争格局,在顾客心智中找到一个独特的定位机会,进而界定企业的使命,并组织和激励企业内部的心智能量达成这个使命,二者的结合就是心本管理而作为企业家的首要责任恰恰是企业内外心智能量的链接者。

 

东方出版社姜社长告诉我,《活法》自从2005年在中国出版以来,国内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册,全球销量已近500万册,可谓是最受欢迎的企业家心灵读本。北京盛和塾理事团队期待您尽快走进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宝库,叩启心本管理大门,如果坚定的相信,持续的践行,一定会给您的人生和公司带来深远的改变。

 

 

于雷

北京盛和塾 副理事长

厚德战略定位培训 创始合伙人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华道人文交流中心 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