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论丛

恒大叫板迪士尼,成功几率有几何?

时间:2017-09-13 10:34:13 | 作者:李广宇 | 来源:罗盘战略定位 | 阅读数:1325
摘要:激烈的竞争下,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的竞争对手允许你做什么,或者说,是顾客允许你做什么。

 

恒大PK迪士尼:

 

827日,恒大集团举办“恒大童世界”新闻发布会,并正式亮相。该乐园将面向2-15岁的少年儿童,共设计规划了33个大型游乐项目,计划未来向全国布局15个童世界项目,预计2-5年内陆续竣工开业。据测算,恒大童世界全部落成后,总投资将达到6000亿元,规模将为迪士尼的1.5倍。如此庞大的投入,许总的野心不言而喻。

 

记得去年在房地产业务做的风生水起的万达,也是在文旅项目上大展拳脚,打造“地产+游乐园”的融合模式。王健林曾放话5年内万达城实现到访游客两亿人次,收入1000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企业。但没到1年,迪士尼盈利了,万达文旅项目被全部卖掉了。

万达失败了,恒大童乐园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非也!

 

在市场初级阶段,谁也不好说谁的机会大,谁未来会成为顾客心智中必然的选择。

 

所以,恒大成功的几率仍然不小。

 

首先,从定位学讲,打造品牌有两种方法:抢占品类和抢占特性。很明显,迪士尼已经抢先占领了主题乐园品类中第一的位置。那么恒大可以通过第二种方法,识别最具价值的特性需求,找到顾客心智中的空白,并全力占据,亦可以成功占据第二特性。根据迪士尼主打室外主题乐园的特点,恒大童乐园通过对立定位,力图打造全球唯一的“全室内、全天候、全季节”的大型主题乐园,极具差异化,强有力地与迪士尼主题乐园抗衡。

 

其次,恒大在人们认知中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品牌,其认知产品(房地产、足球)的价位高,品牌势能高,所拥有的市场许可的认知半径也更大,而恒大童乐园这个项目并不与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为龙头的恒大集团的认知半径领域相冲突。所以通过品牌延伸战略,可有效赢得原有积累的老顾客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可,其维系老顾客的营销成本也将大大降低。如果恒大能借助品牌已有的影响力,为童乐园项目开创一个新的品牌,亦可以实现市场上的主导。不过,战线的延伸,势必会招来更激烈的商战,同时按照二八法则,延伸产品的营收往往只能占到二成,其核心产品仍然占据大部分(八成)。所以建议恒大不要过度地拓展,适当依据市场竞争情况缩小认知半径,确保销售产品不越界,让品牌认知足够单一、清晰,也更容易强化既定认知产品,从而获得更多顾客的优先选择。

 

最后,建议恒大实施一个成功的定位后,依据认知定位取一个新名字。我想,在之前恒大冰泉的惨败下,恒大应该已经意识到“恒大”这两个字在人们心中的认知早已固化在房地产和足球上。如果强行将恒大二字加到主题乐园这个新品类,即使前期会依托老顾客的忠诚度,获得一定收益,但长远看,仍然会稀释恒大品牌的原有价值,从而在顾客心智中失去焦点。期待许总早日为童乐园换以全新的名字,就像之前的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头条视频更名为西瓜视频,都成功取得了较大的飞跃和高收益,由此,定位的重要性也可窥见一斑。

 

 

战略启示:要么独一无二,要么数一数二

 

激烈的竞争下,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的竞争对手允许你做什么,或者说,是顾客允许你做什么。


所以,我建议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尤其是在制定多元化经营的时候,要懂得取舍。在追求企业变大、变强时,也要注意你的品牌本身所拥有的认知半径在哪里,不要过度开展“无止境的增长”,掉入品牌延伸的陷阱。经验告诉我们,多品牌战略可以达到更大的总体市场份额占有率。比如宝洁(飘柔,佳洁士,玉兰油等)、联合利华(奥妙,多芬,夏士莲等)、阿里巴巴(支付宝,天猫,聚划算等),无不是商界翘楚,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而其旗下的品牌也通过不同特性而互相补充,繁荣了所在品类。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企业家们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战略和布局,扪心自问,是所在品类的第一吗?有机会成为第一吗?如果可以,那就集中兵力成为第一,在顾客头脑当中占据这个位置。如果不可以,就站到竞争对手对立面,找到自己的特性,成为行业最有实力与领导者抗衡的中流砥柱。

 

最后,衷心呼吁恒大能以万达的失败为鉴,围绕既定定位,开展战略配称,相信童乐园项目在“不差钱”的恒大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未来也将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