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化就是品类分化】
在哲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逻辑。
逻辑分为两种,一类是狭义逻辑,一类是广义逻辑。
狭义逻辑,指的是逻辑格律,比如三段论。
广义逻辑,指的是一切逻辑的综合。比如人类视觉可以看到五颜六色,为什么会有五颜六色的存在,这种颜色表象实际上是受到感知逻辑规定的产物。
广义逻辑模型如果正确,需要三个条件:
1,自洽。自圆其说。
2,它洽。包容其他学说体系。
3,续洽。可以解释新增信息量。
只要符合三个条件,就可以说这个模型正确。
上期【哲友会】,分享了商业逻辑,商业逻辑实际上仍然在广义逻辑之内,可以另称为交换的逻辑。如果递弱代偿的逻辑成立,它容纳了300年的商业史,自然能够解释商业现象。
企业和品牌属于社会存在,它是在社会结构中充当特定功能的实体。功能是什么?是代偿演运的产物。消费者的购买逻辑,是人类的选择逻辑,从这个角度,品牌和企业实际上是精神存在,是共同想象。
社会存在与精神存在的逻辑是什么,我们就该怎么做?违背基本逻辑,就是违背规律,不符合规律的事情,就不能成立。
思考到这一层,再看商业现象,我们就拥有了判断的依据,依据是什么?递弱代偿分化演运自然律。
分享中,我们谈到了一个让商界诸多知名人士匪夷所思的例子:小米。
在讨论这个例子之前,群友一起还原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购买或者选择心理序列:
假设你就是那个潜在的消费者,你走在街道上,烈日当空,口渴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喝水。喝什么?饮料、矿泉水或者其他。OK,假设你选了饮料,你走到便利店的冷藏柜旁边,打开门,饮料,刷刷一排,假设有ABCD四个品牌,你选了一个,成交。
这是一次简单,但有代表意义的完整购买流程。
这个心理发生序列中,有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口渴。这是需求。
第二,饮料、矿泉水或者其他。这是什么?品类。这是定位理论的核心。
第三,你选了A。A是什么?品牌。
饮料有ABCD四个品牌,在下意识状态下,你会选择哪一个呢?人性的根需求是安全感,你会选最安全的那个。什么是最安全的?购买的人最多,知道的、熟悉的,或者最专业的。
这是所有购买的基本逻辑。
即需求-品类-品牌-购买-续购。
分化律具体在哪里表达出来呢?在品类这个地方表达出来。饮料、矿泉水,是从水这一根类别中分化出来的;同时饮料、矿泉水也会作为根类,从中分化出分支类别,比如橙汁饮料、凉茶饮料等等。
因此,定位理论的观点:消费者要的是品类,买的是品牌;消费者用品类思考,用品牌表达成立。且定位提出分化是商业中的伟大自然力量,正好言中了递弱代偿分化律,虽然仅仅只是表达在商业领域。
那么,我们看小米。
小米是什么?它是智能手机品类。但后来呢?它是移动电源,它是电脑,它好像什么都是,但什么都不完全是,正因为如此,它正在慢慢丢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这个地位正是动摇消费者选择倾向的关键:消费者会选择品类中最具有安全感的那个品牌,即品类的代表。安全感是人性中的根需求,人性如此,打造品牌反抗人性,此路不通。
有人说,无印良品做餐饮,7-11也在做餐饮,这是完全搞不懂品牌的外行,无印良品开餐厅当然可以,但它不是餐饮品牌,7-11究竟是什么?有人说,老干妈如果做泡面,它会成,因为性价比高;如果苹果做汽车,他也会买,因为它代表了科技与人文结合。如果读者,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在留言区留言。可以在下方投票?
假如这两个品牌,真的就做了汽车和泡面,你会买吗?
还有人说,理论诞生于工业时代,因此它是错的。如果你的判断依据,唯了新旧,那还能有正确的判断依据吗?凡是新的都是对的,凡是旧的都是错的,那还叫实事求是吗?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