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伯克希尔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那是因为沃伦和我非常善于破坏我们自己最爱的观念。哪年你没有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年就白过了。——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第56页)
无法做到像投资大师们一样每年“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念”,但在核心观念基础上,聚集新要素,最大化核心观念的威力,这是我一直追求的。
投资人都在年底总结自己赚了多少钱,收益率是多少,这很有必要。但我作为个人投资者,没有替人理财,也没有做这类业务的打算,对于这种数字化总结,没有外在压力,也没有内在冲动,关键是,这么多年来,我很满意我的投资收益。于我来说,投资不仅是寻求财务自由的手段,也是我的一位老师所说的,“投资中的研究和思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炼和修行。”如此,我的年终投资总结就集中在投资思想上的进步。
我很早就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喜欢某些投资人言必称巴某某格某某,我认为做投资跟做学问一样,广泛吸收该领域的精华,本着自己的个性、知识结构和思考能力,最终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才是正道。
我认同投资大家的共识:股票投资就是分享公司的价值,不同的是,我采用定位理论去寻找有价值的公司。到全球股海中寻找有价值的公司,每个人有自己的方法,不外乎定性和定量两种。定位是一种定性的方法,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我的理解和应用方式。
我在这里要分享的是我今年的进展,这些进展让定位的威力更强大。
一、免于数字化颠覆
我很关心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前沿的技术手段都会去理解甚至试用,但我的这种关心不是要去投资新技术公司,我是想知道我所关注的投资标的会不会被数字化颠覆。眼前的例子是微信对QQ的颠覆,如果微信不是腾讯开发的,那么腾讯一夜之间就会变零了。远一点的是手机业的老大诺基亚几乎被新一代智能手机彻底灭掉,再远一点的是柯达所在的胶卷行业完全被数字化颠覆。如果从定位角度来看,这些被颠覆的品牌无一不是有强大的定位的。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世界就变成了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数字化世界)的竞争,虽然原子世界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比特世界对其侵占的速度越来越快,只要某一块原子世界找到了数字化的可能,那么原子世界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如果某个公司的业务发生了原子变比特的变化,那么再怎么强大的定位最后都会归零。以3D打印为基础的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到来,未来原子世界会更大面积地被侵占,处在旧世界的公司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像我这类以长期持有为主的投资者,如果不能避免投资标的被数字化颠覆的命运,那么失败就是注定的。“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什么地方,那我就不去那个地方了。”这是简单的智慧。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只投资那些永远也不会被数字化颠覆的行业,当然,这类行业会越来越少,但这有一个好处,你会被迫聚焦,对很少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多,再按照定位理论去这些行业里寻宝时,你就能找到真正的皇冠上的明珠。
也许有人会说,那你为什么不学习在新技术领域寻找有价值的公司呢?第一、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成员,我要让我的投资组合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后依然给他赚钱,我的投资眼光至少看到半个世纪之后,如果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新技术领域,我很清醒地知道我没有这个能力;第二、随着岁月流逝,年龄越来越大,即使开始能追上潮流,到老年时还是要被潮流落下,那时再改弦更张就太迟了。
哪些行业会免于被数字化颠覆呢?人类生活必需品,生老病死和原子的搬运业务。也许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具体分析一些公司。
二、人口学预测三分之二事情
我接触过许多学科,但一直忽视了关于我们自身的这门人口学。但有两件事让我开始注重这个学科。一是我读到思想大师德鲁克的一篇文章,他在1989年从人口学的角度预测到了苏联的解体,他的切入点就是人口组成的变迁。人口学是观察“已经发生的未来”的重要窗口,抑或说它就是“已经发生的未来”的重要部分。二是美国婴儿潮一代进入大批退休的年龄,大量的图书在谈论这一人口现象。人口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你很容易忽视它,一旦你开始熟悉它,应用它,就会发现它威力强大。
David K.Foot在Boom,Bust&Echo一书中说:“人口学可以解释三分之二的事情。它可以告诉你5年后哪些产品会畅销;能预先精准预测学校的注册人数;能让我们知道10年后哪些药物会流行;也能告知我们哪类犯罪会上升;有助于我们判断何时房价会上涨何时会下跌。”(page2)而年龄是预测人类行为的一个最强有力的手段,如果知道某个年龄段的人数,就可以准确预测零售、娱乐和其他活动的趋势。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肯定会做不同的事情,而同年龄段的人基本上会做同样的事情,30多岁的人比20多岁的人更有可能结婚,一个40岁的人,其收入肯定比其30岁时要高。
美国婴儿潮一代是人口学上最有名的现象,已经有许多研究著作,他们结婚成家时抬高了房价,他们有钱投资时造就了2000年前后的美国最大的股市泡沫,当他们大面积进入老年退休时,很多跟养老有关的医疗、药品、公寓等都被看好。
在中国,也有一个重要的人口结构,那就是1966年到1973年出生的3亿人口(引自万科毛大庆的数据)。如此巨大的人口体量,会带来商业上的巨大机会。中国人的置业偏好,加上这批人正处于成家婚育阶段,已经产生了1998年以来长达15年的超级房产牛市。当前,这批人正处于财富最多的阶段,投资、旅游和保健的需求将变成下一波潮流,再过15年左右,这批人开始退休进入老年,其对医疗、药品和照料的需求将爆发,这一批巨量人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跟美国婴儿潮一代有得一比。
一个有强大定位的产品,如果又处于某一个特殊年龄段人口的消费期,那会导致公司业务暴涨,业绩飞升,如果在做投资研究时忽视了这个因素,就会错失极佳的投资机会。
三、现代金字塔式财富结构
在人的一生中,40岁以后是财富较多的阶段,在财富不同的年龄段,人的消费需求会有一定的改变。财富少的时候,希望价廉物美,财富多的时候会追求品质。当特殊的巨量人口进入其财富较多的年龄段,就会带来一些物品销量的暴升。
同样,社会的财富结构可以决定某些行业的兴衰,财富结构本身就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预测一些行业的未来。现在全球尤其欧美这些发达国家,财富越来越向小比例人群集中,如那些大型企业的传承家族,沃尔玛家族之类可谓典型,创业成功的新兴企业家,谷歌,脸书创始人之类。还有就是从工作中获得丰厚薪水的人员,如大型企业高管、高级技术研发人员和科学家等。加拿大作家Chrystia Freeland在其plutocrats(巨富)一书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前1%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全美总收入的10%。35年后,他们的收入已占总收入的1/3。“书中引述花旗集团的一份策略报告:“世界正分化为两个阵营——顶级富豪和其他人。在顶级富豪圈,.....只有富裕的消费者,他们人数稀少,在收入和消费上却是与人数极不相称的巨无霸。令人惊讶的是,其余那些数不尽的非富裕人群只分到总收入的一小杯羹而已。“现代全球社会是一种金字塔式的财富结构。
发达国家的多数工作都是服务性的,如超市,餐馆,医院护理和政府服务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一般,除了维持正常水平的生活,基本没有余钱去做投资。因此,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家庭大大减少,而更多的是中低层收入家庭。处于尖顶的是巨富的少数,处于塔基的是庞大的中低收入阶层,中间是数量不大的中产阶级。这种财富结构带来了有趣的经济现象。巨富的少数,虽然比例较小,但绝对数量,从全球来看,也有数百万之多。这些人消费的时候是根本不计较花费的,他们只需要顶级的服务和绝对的奢侈。如此那些从事奢侈品行业的公司,在任何时候,不管经济繁荣还是萧条,生意照旧红火,背后的原因就是有一批不计较花费的巨富存在。明白这个趋势,就有必要把奢侈品行业列入有确定性投资机会的行业。这些巨富们自己也意识到了奢侈品行业的丰厚利润,把一些为巨富服务的公司收入囊中。典型的如盖茨和阿瓦利尔德王子(Alwaleed)联合收购奢华顶级的加拿大四季酒店,并私有化退市,不再给外面投资者分享公司丰厚利润的机会。
大量的中低收入阶层,基数巨大,他们为了获得日常生活必需品,只能去廉价商店比如一元店购买。越来越多的人群变成中低收入阶层,如果经济不景,工作机会大量减少,那么更多人群涌入一元店购买廉价的日用品。今日的一元店,也不再是单打独斗,已经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基于中国制造的大量廉价商品,进口到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国家,一美元或者一加元的商品,毛利率会超过40%甚至50%。利用连锁获得规模效应,经营利润非常可观。加拿大有一个叫Dollarama的一元连锁店,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成功,上市后5年股价上升最高时达到了400%。而美国同类的公司family dollar stores,dollar tree,dollar general corporation等同期涨幅也可观。
对于这种财富结构,花旗集团设计了一种金融产品,其理论基础是,“由于社会分化成富豪及其他人,一个聪明的投资方式就是买入超级奢侈品制造商(它们卖东西给顶级富豪)和折扣店商家(它们卖东西给普通大众)的股票。“这一指数基金从最初发布的2009年12月10日到2011年9月1日期间增长了56.5%,而同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仅上涨了11%。
花旗的案例证实了我对社会财富结构的重视是有投资价值的,了解整体社会的财富分布,识别不同财富人群的消费习惯,依据定位理论,就能找到发展稳健、利润丰厚的高确定性投资标的。
四、聪明地利用ETF组合
很长时间里,我只投资股票,我相信自己的投资系统,可以找到持续稳定的优秀公司,我不相信集体决策的各类共同基金,也不认同跟大盘收益同步的指数基金。如果只在中国A股市场,这个策略应该一直有效。但当我把投资重心转向北美时,我发现,如果让自己的资产不离开北美,但又想分享我熟悉的区域(比如中国大陆),或者有强大定位的国家或地区(德国和瑞士等),我发现这种策略局限性很大。
经过一段时间探索美国股市,发现美国金融市场确实发达,只要你会利用其金融产品,投资美国股市,你就可以投资全世界,这里有ADR,更有各类跟国家和地区相关的ETF,当然还有数量庞大的共同基金。经过比较,根据我的需要,我把ETF纳入我的组合。它可以完成我的三个目标:
一是选择我熟悉的国家和地区ETF,因为生活在中国40年,有足够理解中国的经验,同时中文是我阅读速度快,理解也透彻的文字,加之对中国股市特点和投资者熟悉,把CAF和ASHR之类的ETF纳入观察范围,这两只以中国A股为主的ETF,基本上能跟中国A股大盘涨幅同步,在牛市确立之时买入能获得一定的涨幅。
二是买入那些具有强大定位的国家ETF,像德国的精密机械制造是领先全球的,瑞士则是顶级钟表和传统银行业的象征,各自都有其强大定位。但我无法找到和理解其中的优秀公司,语言有障碍,缺乏相应的经验,很难真正理解一个公司。而这些ETF纳入其中的公司基本上代表这两个国家的整体,买入这两个国家的ETF就能分享这两个国家强大定位带来的利润。
三是一些明显能带来丰厚利润的行业比如生物制药行业,以前我曾经想过采用VC的方式来投资,但发现工作量太大,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一些以生物制药公司为标的的ETF代表了整个行业(比如IBB),投资其中就可以分享行业的高速发展。还有一些行业的特殊机会比如石油行业的暴跌,如果看到企稳迹象,买入其ETF也能获得特殊情况的机会(比如XLE)。
每年进步一点是我的目标,有点像蚂蚁上树,但也很满足。我的最终目标是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北美建立5到10只股票的仓位,作为长期持有的标的,再根据时机选择不同国家或行业的ETF。因为全球股市是风水轮流转的,在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中译《邓普顿教你你逆向投资》)一书中,作者列了一个表,把1993年到2006年14年投资回报率前9名的国家或地区列了出来,收益率最好的国家市场是变动的(p60)。为了回应这个变化趋势,我让自己的投资思路做了一些修正,把ETF加入进来,但定位还是其基础。
投资业绩是投资思路的检验,我祝愿朋友们在正确投资思路的指引下,平心静气地获得丰厚利润。
2014年12月31日1点于Ancaster,Canada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