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之死
小蓝单车死了。
不过小蓝单车之死,从定位论角度看,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品类竞争的二元法则,容纳不了这个第三者。更何况是在共享单车这个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如此突出的残酷品类内。
在小蓝单车这次宣布死去之前,《赢在中国》前制片人王利芬,搞了一场“共享单车峰会”,残酷地预言了这些共享单车的死亡。
快刀何记忆犹新,她拿着话筒问小蓝、小白等一干追随者们:
“了解过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战争吗?”
小白单车COO露出希望的笑容:“农村包围城市!”
“不!你觉得共产党会打败国民党后,地方军阀还有生存空间吗?”
彼时一瞬间还觉得这话残酷。
残酷个鬼。
现实更残酷。
所有说好听的话的人,才是真残酷。
那些说残酷话的人,实在是对你无比温柔。
明明看着你义无反顾、满怀梦想地成为炮灰,还要一边成为炮灰,一边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你说什么好?
什么是机会
你看见的机会,真的是机会吗?
真是你的机会吗?
不是你的机会,还叫机会吗?
不叫,那叫陷阱。
所谓的“机会”,不过是涂抹在陷阱兽夹锋利锯齿上的一抹糖霜。
或许,叫“机会感”更确切。
缥缈的“机会感”毁人不倦。正如爱上不属于屌丝的女人,会毁掉屌丝的人生。反之亦然。《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就是这么悲惨的故事。
在赌博的时候,什么牌局会让人输得最惨?
炸金花的时候,烂牌你不会输很多。
好牌才会。
越好的牌越会。
输得最大的牌,可能是3条K。
所以,就专门有切牌的人,切给某些人3条K。
共享单车,看起来就是那眼熟的3条K。
什么是“机会悖论”?那就是,你看见的机会其实不叫机会,只有你看见、别人没有看见,或者即便看见,也没有你胳膊粗的时候,才叫机会。
你能抓住的,才是机会。正如你能追到手的,才能叫老婆一样。
所以,战略的第一步是什么?是识别最大的机会,并把机会最大化。但是,究竟哪个机会是你能抓住的最大机会?这个问题是循环论证,没有固定解。
推论1:能看见别人看见的机会,不是本事;看见别人没有看见的机会才是本事,比别人先看见,才是本事。
推论2:如果大家都看见了机会,先把握机会才是本事。后把握不是本事。机会属于胳膊粗的。属于资本多的。
推论3:对于胳膊不粗的人而言,最好你眼里的机会跟别人不冲突,最好老大看不行你做的事情。
推论4:避免老大做你的事情的最好的办法,是选择一个老大进不来的细分领域,这个领域水浅、河道窄,太大的船开不进来。
推论5:如果老大非要来,你要把这条河道搞得跟老大的主营业务模式相逆反。
所有的推理都建立在假设之上。
比如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就要假设真空和摩擦力为零。
比如经济学,就要假设有种人类叫“理性人”。发现人不理性,就要修补体系,搞出了“行为经济学”。
关于“元问题”
公司的生意逻辑,本身是推理,也要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越牛的公司,其假设越跳脱、越大胆,既不可思议,又最终能够证明为真。
比如,老福特假设,可以将汽车生产成本降低到每个美国家庭能够承受的程度。他朝这个方向猛干,发明了流水线,造出了价格仅为其他厂商十分之一的T型车。
再比如,艾隆·马斯克,假设,火箭的发射成本可以降低到之前的100分之一到200分之一。6000万美金一次的发射成本,可以降低到30万美金。围绕这个假设,他不断创新可回收火箭技术。(当然,这个假设现在还未竟全功。)
如果这个假设一旦被证明为真,会怎样?人类移民太空的设想就有了最重要的使能技术,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彼得·蒂尔关于假设,有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他总是向人提问:
在什么重要的问题上,你与大多数人有不同的观点?
再重复一遍:
在什么重要的问题上,你与大多数人有不同的观点?
对这句话的回答是分层次的。浅层的回答,指向的是个人个性、好恶、信仰,不涉及深层认知和判断。
深层的回答是什么?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判断。这样的“不同的观点”,可能成为伟大科学发现的基础,也可能成为建立一家公司的基础。
正因如此,彼得·蒂尔把这个问题称为“元问题”。
比如说,在牛顿之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要运动,就要有力量在推动——这也很容易被常识所证实。但牛顿认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量,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才需要。于是有了牛顿第一定律。
反之,你说共享单车很火,是啊,都知道很火,说这个还有什么意义?说点不知道的呗。
读到彼得·蒂尔元问题之后,老何也问自己:在什么重要的问题上,你和大多数人有不同的观点?
答案是什么呢?——我还真被难住了。
难在哪里?
第一,你首先要定义“什么是重要的问题”。这个定义,能把你的认知极限一眼看到底。你眼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你思考的极限点之一。如果你回答:大多数人认为女生要减肥,我不这么认为。OK,减肥是你思考的边界点之一。
那究竟什么“重要的问题”呢?对这个问题的算法,已经体现了认知能力。
第二,你要知道“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什么。
最后,你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观点,这种清楚必然来自长期思考。
所以,彼得·蒂尔这个元问题,其实不是一个问题,它是3个问题嵌套成的一组问题,这组问题先探测了你的认知覆盖面,然后探测了你的逻辑算法能力,最后搞清楚了你长期思考的核心命题。
老何称这样的问题为“榨干智商的问题”。一个问题,就把你的认知边界压榨出来,看见你的极限。这才是他令堂的好问题。
如何提出一个“榨干智商的问题”?
这是老何今晚笔记要谈的主题:提问能力。如何提出一个这样的“榨干智商问题”?
据说谷歌创始人面试微软副总裁的时候(谷歌段子很多,姑且一听),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请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个你认为最复杂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嵌套的、榨出认知极限的问题。
首先,你要定义什么是复杂的问题;
然后,你要列出你认知边界内,“最”复杂的问题;
第三,如果你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这个最复杂的问题,必然你对它已经有相当深入的思考,或者,你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已经足以驾驭这一问题。把复杂问题说简单,正是真正搞懂的体现。
不信,可以尝试回答试试,什么是最复杂的问题?
从生物学上看,宇宙中已知最复杂的事物是人的大脑。如何从物质和意识两个层面,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大脑?
从物理学上看,宇宙间最复杂的问题(老何的理解)是“如何把4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统一起来?”(这个问题,被物理界称为“圣杯”,据说解答了它就相当于登上了基础物理学的珠峰。而老何透彻理解这四种力都有困难。)另外一个老何认为堪称复杂的物理问题是:如何解释量子被观测后的坍塌效应?是多维空间、平行宇宙,还是意识干预?(貌似这是基础物理学的前沿命题之一,也是世界最顶尖物理学家争论的课题。)
好了,老何,你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吗?
答案是不能。
老何的能力,只能勉强解释: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广告?什么是公关?
——当然,这也是我为什么至今是、且只是一个公关顾问的原因。
最近几天看到有位朋友申请美国大学被提的问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问题1:你觉得是哪一项特质使你认为你能够区别于其他UC申请人,让自己脱颖而出?
What
is the one thing that you think setsyou apart from other candidates applying to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看,这也是一个嵌套问题,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特质是什么,其次你要知道其他UC申请人的特质,然后你来分析吧,为毛你能脱颖而出。
问题2:请描述你最喜爱的一门学术课程并阐述它是如何影响你的。
Describe
your favorite academic subject andexplain how it has influenced you.
这也是一个非常棒的嵌套问题。
首先,你要定义“最喜爱的学术课程”,这种最高级问题,是考验“知识面+算法”的。一方面,可以了解你上了那些课程,比如你没有学过定位论,就不可能学习定位公关,因为定位公关是定位论之后的课程。第二,你要定义“喜爱”,有了喜爱,才有最喜爱。
其次,这个问题表面上问的是课程如何影响你,其实问的是你的“知行合一”的能力,你如何把知识变味能力,把能力内化为习惯,把习惯变成成果的。比如,如果你最喜爱“人际沟通”这门课程,你必然要把沟通技能化、习惯化,一旦如此,你必然要成为周边环境里的沟通高手,也就必然用沟通解决了若干重要问题,甚至把这一技能传递给了更多人。
如此连环嵌套,你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而一旦你用真实信息回答了这个问题,你其实间接证明了另外一个提问者极为关心、甚至是可能真正想要问的:
“你的学习能力如何?”
这个问题,考察的是学习能力!不是最喜欢的课程。
嘿嘿。
问题3:你认为你最厉害的天赋或者技能是什么?一直以来,你是如何培养并且展现这种天赋或技能的?
What
would you say is your greatest talentor skill? How have you developed and
demonstrated that talent over time?
各位,又看到了含有最高级定义的“嵌套问题”了吧。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要了解自己有哪些天赋或技能;然后你要定义“最厉害”;然后,你要回答培养这些技能的过程。
这个问题问的是什么?问的是:你对自我的了解,以及,还是学习能力。
说了这么多例子,我们总结一个模型:榨干智商的“极限问题”怎么提?
(1)它必须先考察认知范围;
(2)它要在认知范围内,用最高级提问法,榨出“算法”,以及回答者根据算法得出的边界点;
(3)它用一串与“边界点”呼应的“动作提问”,来形成逻辑链,一方面证实或证伪该点,另一方面在真实情境中对人的特质有更立体的观察;
(4)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实现“间接证实”,即不用直接问你想要知道的信息点,但是可以通过论证过程获得,从而一定程度避免作弊。
我们很快用这个模式来提问。
比如:
(1)你最难获得的生意是哪单?你最终是如何搞定的?
(2)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他是如何影响到你的?
(3)你做过的最重要的决策是哪一个?这个决策如何影响到你的人生?
(4)你是否做出过与大多数人判断不同的决策?当时你是怎么分析并说服其他人的?
(5)在你这个各行行业,你认为未来3到5年最大变化会是什么?如何抓住变化带来的机会?
等等。
最后总结一句:
好问题,通常是具有洞察力的,它掀掉事物表面的云雾,直抵本质。
因此,好问题的通常是:具体的、开放的。
因为它具体,所以能够得到信息量丰富的回答;因为它开放,能容纳回答者的思考和个性。
商业机会和万有引力一样,其发现来自于伟大的提问:
“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
快刀何
2017年11月16日23点55分
于广州员村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