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论丛

一杯咖啡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8-03-21 17:09:23 | 作者:徐国泷 | 来源: | 阅读数:2722
摘要:我是一杯高质量咖啡,比星巴克还便宜,比星巴克购买还方便。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

 

 

当星巴克已经成了高端连锁咖啡店的代表,第一个咖啡品牌,年轻人的装逼利器时。

 

 

 

瑞幸咖啡横空出世

 

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暂且不说这个名字是否有利于传播。反正他来了,而且还特别猛,发起一场十足的进攻战,有资本的创业者才可以这么任性烧钱。商战原则,通常第二品牌才有实力打进攻战,来一场硬碰硬,争取第一的宝座,然而luckin coffee  (瑞幸咖啡)没有任何的市场积累与沉淀,突然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并且告诉你我是一杯高质量咖啡,比星巴克还便宜,比星巴克购买还方便。目前在大部分消费者心目中星巴克已经是最好了,这样突然的表白好像有点尴尬。

 

 

 

回顾一下星巴克。

 

星巴克1998年进入中国,至今30余载,已经在一二线重要渠道完成布局,各大商场的门脸房都已经给了星巴克,以及各大甲级写字楼,星级酒店,随处可见,为都市白领打造第三空间的理念。现在的星巴克也在加快开店,渠道下沉,当满地都是时也就没有装逼的乐趣了和所谓第三空间理念。

 

 

 

看瑞幸的诉求

 

在走新鲜咖啡,更好的原材料,更低价格,但并没有给消费者一个有力选择理由,尽管请张震汤唯明星代言,以及牛逼咖啡师做背书,有调调的装修等提升品牌形象,但两者在一起星巴克依然首选,因为你一直在模仿星巴克,追随者他步伐,星巴克已经是各大明星的宠儿,再换一个新品的咖啡是需要勇气的,除非你星巴克的二胎可以照顾你一下。虽然瑞幸发起低价是不错的选择,但咖啡的消费频次,一线高昂的租金,没有一定的获客能力,实则有点危险,瑞幸的扩张反而助推星巴克的销售。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我是瑞幸咖啡的创始人我会怎么做?我想我这么做,以下内容均是个人臆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因为价格是一个品牌最明显的分水岭,我会从三个角度的价格切入,如何避开星巴克的强势,静静的赚点小钱。

 

 

低价格

 

咖啡是很成熟的品类,如果你对标星巴克就不能再模仿他了,做一名追随者,永远没有翻身之地,也随之而来会被当成山寨品。

 

星巴克咖啡已经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品牌了,这么强势的品牌难道就无懈可击吗?并不是。

 

纵观历史,当必胜客成为美国第一个全国的连锁比萨品牌,有堂食,有外卖。

 

而达美乐仅专注于宅送市场,提供送餐服务成为核心战略,并成为美国第二大比萨品牌,当你以此为核心战略时,你所有的协同战略内容将发生改变,在非繁华地段开店,店面不提供堂食,没有店员,只有送餐工,方便送餐即可,所以店面成本大大降低,产品售价也同样变低。

 

小凯撒比萨外卖比萨,不提供送餐服务,只能自提,所以店面布局于上下班通勤,公交等车之处的超小店面,你可以顺路把比萨带回家或者办公室吃,当然价格也只是必胜客价格的一半。

 

也许这是瑞幸低价策略撬动星巴克的方向。

 

 

 

然而你看瑞幸的开店位置,各大写字楼商圈,租金成本极高,原材料极好,价格又极低,品质还比星巴克好,这个可信吗,就算可信,利润哪里来,难道卖咖啡可以跑量。星巴克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是价格较贵的,品质较好的品牌,你在去改变消费者固有的观念,教育消费者你是最好的咖啡品牌,仅仅10亿好像还不够。

 

 

同价格

 

当可口可乐成为了可乐中的领导品牌,占据了经典正宗这一概念时,百事反其道而行之做年轻人的可乐,将可口可乐重新定位为过时货,喝起来不酷。

 

如果你要对标星巴克,就应该和他对着干,而不是他用一条鱼,你用一条鹿都是这么温和的动物,没有记忆点,人们很快会忘记你。其实你可以用猫,因为猫吃鱼啊,因为本身你也是想夺取他的市场,或者姜太公“钓鱼”,做中国风咖啡。哈哈,随便联想了一下,切勿模仿。这样记忆点会深刻,关联度会更强,人们喜欢拿第一品牌和第二品牌对比,或者很有特点的品牌进行讨论。

 

 

现在星巴克倡导第三空间,给人一个可以发发呆冥想,放空自己的空间。所以整体是走商务休闲风,色调暗色系,音乐轻缓,吸引一些办公室白领拿个笔记本在那里敲敲键盘,然而这些都是他不会轻易改变的,船太大了,哪有那么轻易掉头,而这正是瑞幸的机会。

 

即然对标就完全可以站在他的对立面,是否所有都可以考虑唱反调,装修风格明亮,色调鲜明时尚化,音乐欢快,吸引一些时尚潮流达人,现在街舞rap这么火,呦呦切克闹,吸引这样一群人,喝杯咖啡提神玩的尽兴。

 

就像vans吸引滑板街舞男孩,所以围绕滑板鞋和街舞风给他的粉丝彰显出不一样的个性,在重大的滑板比赛,潮流音乐节频频亮相,将其形成一种契合点,所以vans在众多运动鞋品牌当中脱颖而出,走出了自己的路,没有跟随阿迪达斯耐克之路。

 

都是在卖咖啡,可以吸引不同的人群,具体吸引哪一波,还需再琢磨琢磨。

 

 

超高价格

 

汽车界的劳斯莱斯,手表界的劳力士,咖啡界的瑞幸。走奢侈品类的咖啡,一线城市布局一家店,只专注吸引那些有钱的主,当然了这个可能不会让你很大的规模,但他可以让你的品牌很强,强大到每个人都梦想到能喝到这样一杯咖啡而感到荣幸。

 

瑞幸咖啡网罗世界最贵的咖啡,一两百元到上千元一杯不等,直接开在那些LVGUCCICHANEL奢侈品大牌旁,买了那些上万的奢侈品包包的,还差一杯几百元的咖啡吗。总之你定了超高的价格就要想办法围绕这个超高价的战略去协同整体的运营。

 

 

 

 

看看这些超贵的咖啡,我是没喝过,我还是喝点我的红茶好。

 

咖啡这一品类毕竟是舶来品,中国人做咖啡再怎么做都不会正宗,中国的心智资源是茶,中国的茶饮才能替代咖啡,分庭抗礼,也是近年来投资人投资茶饮品牌的原因。

 

茶余饭后,码码文字,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