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课程

《升级定位24讲》之七 | 品牌三问之“你是什么”——明确品类

时间:2019-11-08 03:47:18 | 作者:冯卫东 | 来源:《升级定位24讲》 | 阅读数:4518
摘要:品类是顾客完成购买决策前的最后一级商品分类,由此分类可以关联到品牌并完成购买选择,品类也是顾客对满足需求的手段的分类,因此品牌明确品类归属才能有效对接顾客需求。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谢绝无授权转载。


 


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品牌三问的第一问。

 

 

1.品牌三问概述

 

经验告诉我们,当顾客首次听说一个陌生的品牌时,他通常会问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什么?答案就是品牌所归属的品类,品类是定位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本节课要讲解的重点。

 

第二个问题是:有何不同?答案就是品牌对顾客有意义的竞争性差异,这个差异在定位理论中称之为“特性”。

 

第三个问题是:何以见得?答案就是让品牌差异化显得可信的证据,这种证据在定位理论中称之为“信任状”。

 

品牌三问是品牌与顾客最重要的沟通,顾客面对新品牌本能地想知道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因为这是顾客了解一个品牌最省力最高效的方式,品牌经营者清晰准确地回答这三个问题能够大幅度提高沟通效率,让品牌快速到达顾客心智中的正确位置。

 

品牌三问随着我的文章已流传甚广,但有人自作主张地将第一问改成了“你是谁”,结果反而产生误导。“你是什么”答案指向品类,是物而非人;但“你是谁”则暗示一个人格化的答案,偏离品类。更有甚者,将第一问改成“我是谁”,连沟通对象的暗示也没了,变成了自言自语。因此品牌三问的问法最好一字不改。

 

 

2.品类、抽象品类、伪品类

 

言归正传,本节课主要讲解品牌第一问“你是什么”,它的答案就是某个品类。品类这个词在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多次出现,但并没有给出正式的定义。

 

定位理论创始人之一阿尔.里斯先生《品牌的起源》一书正式奠定了品类概念在定位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对定位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里斯先生从生物进化论得到启发,发现商业也是一个演化中的生态系统;而品类,则是商业的物种,具有和生物物种相似的演化规律,比如进化、分化、衰亡。

 

但抛开启发性的类比,品类的正式定义是什么呢?品类的正式定义就是,顾客在购买决策中所涉及的最后一级商品分类,由该分类可以关联到品牌,并且在该分类上可以完成相应的购买选择。

 

比如提到可乐,顾客能够想到可口可乐,提到空调,顾客能够想到格力,提到矿泉水,顾客能够想到农夫山泉,提到超市,顾客能够想到沃尔玛。因此可乐、空调、矿泉水、超市,这些都是品类。

 

然而有一些分类,顾客在购买决策中确实会涉及,但不是最后一级分类,顾客并不能基于该分类完成购买选择,而且该分类通常也关联不到品牌,这样的分类概念就是抽象品类。为了强调与抽象品类的相对性,有时也把“品类”叫做“具体品类”。

 

比如,在装修的某个阶段顾客会说“该买电器了”,“电器”这个概念是顾客真实用到的;但如果家人让你去买一台电器,你一定会问“买什么电器,空调、冰箱还是洗衣机”?又比如,现代人关注健康,每天要吃水果,水果这个概念也是顾客真实使用的;但如果家人让你去买水果,你多半也会问“想吃什么水果,苹果、橙子还是香蕉”?因此,电器、水果都是抽象品类。

 

抽象品类加上表示销售场所的字眼往往可以转化为具体品类,比如电器可以转化成电器店、水果可以转化成水果店,分别可以关联到苏宁、百果园等品牌,因此电器店、水果店不再是抽象品类,而是具体的渠道品类。渠道品类涉及品类三界论,且按下不表。

 

除了品类和抽象品类,还有一些分类概念,比如白电、厨电,顾客在购买决策中根本不会涉及,只是业内人士或行业研究者才使用它们。但有的企业不明就里,把它们当作品类和顾客沟通,比如有品牌说自己是“白电专家”,也有品牌说自己是“厨电专家”,在这种使用方式中“白电”“厨电”就成了伪品类,也就是虚假品类。为了强调与伪品类的相对性,有时也把“品类”叫做“真品类”。

 

……

 

扫一扫直达《升级定位24讲》

 

升级定位24讲-定位学习网专属二维码.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