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滴滴拼车正式更名为“青菜拼车”,并邀请了朱正延、黄明昊两位新锐明星品牌大使代言。
炫彩夸张的界面,蓝绿相映的撞色,全新的双代言人形式,使品牌更显活力,是年轻的味道。
回想之前滴滴一系列子品牌——青桔单车、礼橙专车、小桔租车,不难看出“青菜拼车”这个极具互联网基因的名字,是滴滴品牌边界的进一步延展。
说到这个不禁想到,有人说阿里开了“动物园”——天猫、飞猪、蚂蚁、闲鱼,那么如今的滴滴大概是准备开了一家“果蔬园”无疑了。
而“青菜拼车”这个新品牌,标识很萌很可爱,甚至还有青菜拼车的同款青菜周边,一时让人新奇不已...
不过,这波改名,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许多网友对这个名字并不表示很大的认可。
(来源:新浪微博)
还有人直言:
滴滴本来是非常成型的品牌了,知名度、影响力和品牌资产相当丰富。
突然改成“青菜”,相当于要从头进行品牌传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才能把这一品牌符号再次刻入受众的心智中,这样是否值得?
所以,青菜这个名字,改的是好还是不好呢?
滴滴拼车改名
该改不该改
对于“滴滴拼车”改名“青菜拼车”,一位品牌命名的资深人士表明了他的看法。他的答案是:
改的好。但是对于滴滴来讲影响没有那么大。因为它已经主导了这块市场,不改名字,这块业务也是它的。
不过,改了名字从长远考虑是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从长远考虑是更好的选择呢?
从定位角度来看——新的品类,需要新的品牌名,而不是既有品牌的延伸。
我们假设,滴滴公司如果把“滴滴”这个品牌用在所有产品上,青桔单车、礼橙专车、小桔租车、青菜拼车,变为滴滴单车、滴滴专车、滴滴租车、滴滴拼车...
那么,多年后,提起滴滴这个品牌,你率先会想到哪个产品?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滴滴在你的心智中,已经无法代表任何产品。
同时,随着滴滴的产品越来越多,滴滴面临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并且每个领域的竞争对手都是专家级的品牌。
单车领域,有摩拜单车、哈罗单车;
专车领域,有神州专车、首汽约车;
租车领域,有一嗨租车、神州租车;
......
面对这样的竞争局面,滴滴的竞争力将大幅下降。而这也正是百度、乐视等公司踩过的血泪坑——试图将一个品牌冠在所有产品上,最后在消费者心智中,失去了本该清晰的地位。
所以从长远来看,滴滴拼车改名,是更好的选择。
新品类,需要新的品牌名。
青菜拼车
是不是个好名字
自从“滴滴拼车”改名为“青菜拼车”后,有些人吐槽: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土”。
因为“青菜”二字,听来太普通了。
但是看似“土味”的名字背后,却暗藏了取名的“心机”。
对于改名的事,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执行总裁陈熙解释道:
青菜对大家来说既是日常的,又是健康的,代表了拼车普惠大众、绿色环保的产品定位。
从这样的解释来看,“青菜拼车”这个名字,它符合品牌命名的一个原则:
借助大众心智中已经存在的广谱形象的认知(拼车普惠大众、绿色环保),使新品牌在短时间内被潜在顾客理解。
通过“青菜”二字,让大众自然而然联想到低价、健康、环保等概念,进而将这些概念灌注到品牌上,从而增加对品牌的认知。
另外,在营销大师劳拉·里斯的著作《视觉锤》里,对品牌起名和图形设计都有详细的解读。
书中曾说过,品牌在高大上的名字和有记忆点的名字中,要选择有记忆点的名字,记忆点按照熟悉程度分为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
(“青菜拼车”视觉锤)
这也正是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动物、水果等“土味”名字漫天飞的原因。其实,这些就是营销学里起名的套路。
不仅如此,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往往其产品与服务等往往不够具象,因此用一个较为具象的名字去表达,能让产品和服务更加显性化,这亦是互联网取名的一个好方式。
最后,“青菜”一名,听来是个偏年轻化的名字。加上其宣传的风格,背后展示的是一套对准年轻人的品牌战略。
去年滴滴拼车媒体开放日上,滴滴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表示:滴滴拼车的用户90后和00后占40%的用户群,年轻群体对共享经济的消费方式更接受,并且是滴滴增值业务的未来用户。
早高峰难打车、不想挤地铁时,年轻人更青睐于拼车,一口价的定价也作为定心丸给了拼车更大的价格优势。
拼车的年轻化战略,是滴滴品牌模式的一次升级,与此同时更能刺激拼车业务的增长,打开新的长线增量市场。
这样一看,青菜拼车这个名字,改的不仅不土,还十分明智!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