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作者|聂敏
商业思维
笔记君说:
一、小小卤味,千亿市场
中国吃卤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
两千多年的发展,卤味在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中,衍生出了不同的派系和口味偏好,比如湖北喜欢鲜辣的卤制鸭货,湖南喜欢风干的酱板鸭,潮汕喜欢卤鹅,广东喜欢盐焗鸡,四川喜欢麻辣兔头等等。
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卤味熟食大多以佐餐的形式出现在菜市场、超市、路边摊等场景,小作坊模式制作为主流。
从90年代到20世纪初,随着消费能力的升级,以及食品加工业技术的进步,卤制品由作坊式生产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流水线模式转型,连锁品牌开始出现。
如今的卤味四巨头,也在那段时间先后创立。其中,紫燕于1989年最早创立,1993年,卤制品第一股煌上煌创立,1995年周记怪味鸭(周黑鸭前身)创立。与此同时,卤制品店的各个家庭作坊也在各大街小巷、村落等地密集出现。2005年绝味鸭脖也诞生了。
此后十年,各位“鸭货”大佬抓住中国GDP飙升的东风,快速地完成第一阶段的跑马圈地,并相继完成资本化转型。这也让不少资本看到了小小卤味,蕴含着的巨大市场潜力。
一道卤鸭子,成就了绝味鸭脖、周黑鸭、煌上煌三个上市公司。2017年,绝味鸭脖上市时门店将近万店,紫燕、久久丫、辣小鸭等卤鸭品牌门店也有上千家,有各自深耕的区域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线上电商兴起,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品牌也相继切入卤味零食领域。卤制品从普通饭桌上的佐酒下饭菜,逐渐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休闲小吃。
据统计,2019年中国卤制品行业市场零售规模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2020年,中国卤制品零售额将达到1235亿元。
到今天,这个价值千亿元的赛道,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新的品牌,新做法、新场景、新营销仍在不断地上演。而卤味赛道能成为千亿级市场,这跟其品类基因和优势息息相关。
1.有深厚的饮食文化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两千年的饮食文化不断丰富、演化,卤味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一道特色。
虽然各地卤味在制作、配方以及口味上千差万别,但深厚的饮食文化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是一个品类发展潜力和最终市场占有量的根基,就如烧烤和火锅,有区域口味差异,但无人群差别。
够大众,市场潜力才大,卤味毫无疑问具备这个基因。
2.重口味,强社交属性
自古以来,卤味就具有强社交属性。不管是逢年过节、亲友聚会,还是熬夜看球、日常刷剧,或者跟朋友喝啤酒撸串聊天,来点卤味当下酒菜总是必不可少。
而这也是卤味零售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管是绝味鸭脖、还是周黑鸭,都以日常休闲小吃定位,切中日常社交场景。
3.产品形式多样,易标准化
卤味产品形式多样,可以是宴会拼盘、街头小吃,也可以做成袋装零食;另外,卤味的消费场景也非常多样,堂食、外带、外卖都可成为卤味的延展赛道。
所以,卤菜经营模式也灵活多样,线下可以摆摊、开店,线上可电商零售,也可以供餐饮门店批发销售,做早餐、小吃辅助也行。
可以即食、可以保鲜,卤菜的制作配方、用料等都易于标准化。
4.投资门槛低,适合创业
开一家卤菜熟食店的门槛也不高。卤菜门店可大可小,大可以做成百来平米的快餐店,小可以是仅几平米的熟食档口,还可以直接摆摊就卖。
选址灵活,菜市场或农贸市场附近、居民小区门面、学校门口皆可,投资金额几千到几万不等。对于缺乏资金的创业者来说,卤味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了日常切入场景、消费习惯以及产品标准化基础,为什么这个千亿市场,能在短短数十年间跑出4家卤味巨头也就不足为奇。
但为什么是绝味鸭脖做到了全国第一?能对前辈们实现反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鸭王之争:绝味VS周黑鸭
在陈志强的《万店盈利》中,提到餐饮行业的万店逻辑时,曾说过“选品如选命,定价定生死”。
餐饮是一个真正的刚需消费,如果考虑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效应,一点不亚于汽车产业链。
然而在这么大的一个产业内,过万店连锁品牌目前也仅有5家,分别是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正新鸡排、华莱士、绝味鸭脖。
这些万店切入的品类,分别是奶茶、咖啡、小吃、中西快餐和卤味,不仅拥有全国性认知,制作起来也是简易快捷,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更重要的是客单价均价不高。
这些特质,也是我们在文章《蜜雪冰城过2万店秘笈:基本功,才是面对变化的底气》中,分析过的“万店法则”:
1.万店的前提,是加盟模式
而绝味鸭脖和周黑鸭的核心不同,就在于:前者是做加盟,后者是做直营。
从创立时间上,绝味鸭脖与周黑鸭相差时间并不大,但前期,走直营模式的周黑鸭,更像是一个家族生意,依靠亲戚帮忙管理运营,扩大企业规模。
而绝味鸭脖的创始人戴文军曾是药企市场部负责人,对营销策划、加盟体系和供应链系统的理解,显然更深入和体系化。所以,绝味鸭脖一开始就定下了加盟模式。
2005年,周富裕注册了“周黑鸭”商标,所有门店加起来也不超过个位数。而绝味当年才在长沙开出第一家门店,年底门店数量就变成了61家。
两条路径的选择,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争议颇大。2020年以前,周黑鸭绝对是外界和投资人眼中的好生意:
①直营模式能够赚走生产链条上的所有利润,无需和加盟商老板分成;
②通过锁鲜装(MAP包装)把鸭脖最高卖到80一斤,单斤价格能卖到绝味的三倍,成功提高毛利率;
③相比散装鸭脖,锁鲜装可以满足商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让周黑鸭拿到坪效更高的商场点位。
所以,2020年以前,绝味虽有万店规模,但与周黑鸭两家公司的营收差距还只有1.4倍左右,然而,经过疫情这道分水岭,二者的差距显然越拉越大。
疫情期间,周黑鸭直营模式下自负盈亏,直接转换成不可抗力下的巨额亏损;而绝味鸭脖不仅有加盟商帮忙分摊房租和人力成本,还仍然可以收取加盟费、管理费和食材费,反而抗风险性和生命线更长。
很显然,加盟比直营还是更有优势,对比其他万店品牌来看也是,无论是抗周期性还是打破发展的天花板。
目前,绝味的门店数已经达到1.5万家,而周黑鸭的门店数仅为3706家。
三年疫情期间,在周黑鸭相继闭店的情况下,绝味鸭脖还在逆势增长,拓展了1300多家;2022年,绝味鸭脖的年营收为营业收入66.23亿元,同比增长1.13%;同期,周黑鸭总营收为人民币23.4亿元,同比下降18.3%。
2.打通供应链+物流体系
打通供应链+物流体系,也是绝味鸭脖能超越前辈们,成就万店规模的关键一环。
简单来说就是:绝味靠加盟迅速扩大规模,转身做上游供应商,以绝对控制权把卖品牌、服务,以及食材卖给下游加盟商;
而周黑鸭是把货卖给消费者,赚钱的核心,靠把单店效率和盈利做到最大。
放在奶茶界,就好像一个是蜜雪冰城,一个是喜茶;一个走平价加盟路线,一个走高端直营路线。
疫情三年,喜茶和蜜雪冰城的业绩走势却完全相反。蜜雪冰城保持着平均每年6000多家的门店增速,在2021年营收破百亿,净利润增幅达到203.09%;而喜茶是降价、关店、裁员,奈雪三年连亏1亿多。
这其中,规模效应以及供应链体系下的强话语权,不仅让绝味鸭脖在上游原材料的采购上有着更大的议价权;在运输环节,门店密度和自建供应链体系,同样降低了运输半径和成本。
成立至今,绝味在全国布局了20多个生产基地,基本覆盖了西藏新疆之外的消费市场,产品运输半径被压缩到了300-350公里。
而周黑鸭只有5个工厂,加上高铁+顺丰B2C的配送模式,运输成本天然更高。2020年,绝味单吨运输成本仅为周黑鸭的一半。
3.低价策略,打法上“农村包围城市”
卤味的消费场景更贴近于“冲动型消费”,跟味道差异化其实关系不大,决定门店销售额的往往是人流量+便利性。
所以,周黑鸭最开始走高举高打路线,客单价均价在60元左右,门店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占比接近70%,且门店选址多在大型商场和交通枢纽为主。
依托商超和火车站的庞大客流量,周黑鸭的单店可以做到非常高的坪效和利润率。高客单价、毛利率高,这也是周黑鸭前期备受资本市场看好的核心原因。
相比之下,绝味鸭脖的价格和选址,就显得更亲民一些:客单价均价30元左右,走低价策略,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打法。
所以,最开始绝味鸭脖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选址也多在街边小店,近两年才逐渐往一二线密集渗透。尤其在,在上游工厂密度和运输半径的优势下,新增门店的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
并逐渐形成一套“低门槛吸引加盟商开店—形成规模优势—建设供应链压低原材料成本—进一步增加利润空间吸引加盟商开店”的正向循环。
所以,绝味鸭脖不仅在营收和规模上,反超前辈们登上“鸭王”宝座,在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时,表现出来的抗压能力也更强。
三、总结:
零售的本质,是物美价廉。
这一点,在餐饮领域的万店品牌身上,也都可以得到印证。
甚至跨行业、跨市场乃至全球领域都是完全通用的,比如SHEIN以及拼多多,物美价廉是贯穿全球生意的不二法则,这也是决定市场份额大小的首要因素。
但好生意的评判,不是只有物美价廉,尤其是在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情况下,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也越来越细分、多元,不同的生意只要能满足部分人的喜好,就有存在的空间和价值。
但想要更长久的品牌生命周期,一定是来自对市场的深度洞察和贴合度,即抓住年轻人的喜好和审美,毕竟,世界永远都是属于年轻人的。
参考资料:
1.《周黑鸭、煌上煌、绝味鸭脖等乘风破浪,千亿卤味市场谁能站C位?》,餐饮品牌观察;
2.《绝味vs周黑鸭,谁是中国鸭王?》,远川研究所。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