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论丛

DeepSeek梁文锋的7堂战略定位课

时间:2025-03-04 05:05:37 | 作者:潘轲 | 来源: | 阅读数:157
摘要:这场由定价策略引发的商业雪崩印证了科技铁律:真正改变行业游戏规则的,从来不是实验室诞生的完美作品,而是在心智战场上精准制导的定位艺术。

2025年1月27日,DeepSeek以"开源模型价格屠夫"的姿态击穿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格局。当英伟达单日蒸发六千亿市值的阴影笼罩硅谷时,华尔街分析师翻出四年前梁文锋撰写的书评序言,试图从三千字里破译这场风暴的密码。这场由定价策略引发的商业雪崩印证了科技铁律:真正改变行业游戏规则的,从来不是实验室诞生的完美作品,而是在心智战场上精准制导的定位艺术。

 

WechatIMG769.jpeg

 

 

一、战略定锚:站在上帝视角定义战争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ChatGPT掀起生成式AI革命后,全行业陷入了"参数规模军备竞赛"的泥潭。2023年初的GPT-3.5定价每tokens0.4美分,这个看似合理的定价实则暗含垄断思维——OpenAI试图用技术护城河修筑商业护城河。梁文锋看穿了这场认知陷阱:大模型行业的终局不在实验室,而在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认知雷达里。

 

DeepSeek挥舞价格屠刀并非莽夫之勇。当业界关注千亿参数时,梁文锋团队却在做两组计算:将语言模型服务价格压到0.0137美分时的成本结构,以及在欧美开发者心智中"长期低价可信赖"的认知阈值。这让人想起福特T型车的经典战役——不是通过优化马车制造工艺,而是重新定义"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

 

 

二、心智殖民:开源社区的认知重塑

 

在马斯克主持的AI安全峰会上,DeepSeek的开源战略被视为"破坏性创新"的典范。鲜少人注意到,梁文锋选择开放模型参数时暗含的定位玄机:与ChatGPT的封闭生态形成认知对立。就像安卓系统用开源策略在iOS统治时代撕开裂缝,DeepSeek在开发者心智中锚定"开放、透明、可迭代"的信任基座。

 

WechatIMG764.jpeg

 

这个决策的深意远超技术层面。当全球开发者在GitHub抢下DeepSeek模型时,他们不仅获得了代码库,更在潜意识里将这个中国品牌与"AI民主化"划上等号。这种植入心智的定位艺术,恰似特斯拉用电动化重新定义豪华车——既不是参数碾压,也不是功能堆砌,而是认知领土的精准圈占。

 

 

三、竞争破袭:价格战背后的认知攻防

 

价格跳水97%的惊世之举,本质是套着商业战甲的认知爆破。梁文锋深谙特劳特定位法则中最锋利的武器:"成为客户心智中的第一"。当行业讨论降价空间时,DeepSeek在用成本公式重构行业坐标系——不是提供更便宜的AI服务,而是重新定义AI服务的价值计量标准。

 

这个战略的妙处在于完成了双重解构:对于终端用户,创造了"价格无感"的消费决策;对于竞争对手,则形成永生追赶的认知黑洞。就像西南航空用低成本定位重构航空业价值链,DeepSeek在AI服务的沼泽地开挖运河,让原本支撑寡头垄断的地质结构轰然塌陷。

 

 

四、效率图腾:工程师红利的战略兑现

 

瑞银2017年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在梁文锋手中转化为商业战场上的重武器:"中国年均300万理工科毕业生,单位研发成本仅为美国1/8"。这串数字在他人眼里是人力资源报告,在定位大师眼中却是改写游戏规则的密钥。当微软CEO纳德拉还在思考云计算时代的定价策略时,DeepSeek已在用工程师红利重构AI时代的摩尔定律。

 

这场效率革命的深层逻辑,与定位理论中的"聚焦法则"完美契合。DeepSeek没有在技术参数的天梯上攀比,而是将全部资源注入"性价比"的单一维度。正如格力用"核心科技"定义空调的竞争维度,当所有竞争者被拖入价格绞肉机时,梁文锋已经在重新书写行业标准。

 

 

五、生态再造:定位理论的动态演进

 

"未来可能存活2-3家基础模型公司"的预言背后,藏着梁文锋对定位理论的深层次理解。他清醒认识到:心智份额的占领仅仅是首战告捷,真正的战略纵深在于构建生态系统。当马斯克耗资百亿美元打造Grok-3时,DeepSeek正在用开源社区培育开发者生态——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卓围猎iOS的经典复刻。

 

这种生态位竞争的本质,是定位理论从静态锚定向动态迭代的升维。就像乔布斯用AppStore构建iOS护城河,梁文锋将模型开源策略视为持续性定位刷新机制。每项开发者基于DeepSeek的创新,都是对"开源领导者"地位的再次确认。

 

 

六、哲学启示:定位背后的天道法则

 

在量子计算中心的开业演讲中,梁文锋意外引用《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这位以理性著称的AI开拓者,道出了定位战略的终极秘密——不是战术层面的奇巧淫技,而是站在产业终局倒推资源布局。

 

WechatIMG766.jpeg

 

这种战略定力的修炼,暗合特劳特所述"定位需要时间的朋友"。当英伟达还在用硬件思维绑定AI未来时,DeepSeek已将目光投向十年后的认知战场。正如任正非在通信寒冬期依然重注研发,梁文锋的定位之道,是用战略耐心将短期价格战转化为长期心智征服。

 

 

七、文明注脚:中国式创新的范式突围

 

比尔·盖茨关于"对华芯片禁运终将反噬美国"的警告正在应验,DeepSeek的崛起则提供了新解:中国企业的定位创新已突破简单替代逻辑,正在开创科技博弈的新维度。当700万中国工程师的智慧通过DeepSeek平台转化为全球AI基础设施,这场定位革命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文明博弈的微缩剧场。

 

梁文锋办公室里悬挂的稻盛和夫箴言:"答案永远在现场",或许才是这场定位战役的最佳注解。当全球科技巨头在会议室谈论竞争策略时,DeepSeek的工程师正在开源社区与开发者打磨代码——这是中国式定位的终极奥秘:把战略写在产品里,把定位刻在代码中,让每行算法都成为认知战场的地标建筑。

 

站在2025年的科技史拐点,DeepSeek的价格屠刀已化作丈量未来的标尺。这场由定位理论指导的认知革命验证了商业世界的永恒法则:真正的护城河不在财务报表里,而在人类集体意识的兵工厂中。当西方媒体仍在追问"梁文锋是谁",答案早已写在世界各地的代码里——那是数字文明时代的商战密码,更是中国智慧书写的定位圣经。

 

 

作者简介:

 

潘轲,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细化定位》作者,定位式营销体系开创者,深研战略定位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超1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