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 记者:李逍遥
作为深耕定位理论多年的战略专家,顺知定位咨询创始人潘轲在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指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战略布局,精准体现了"深度拆解产业本质"和"驾驭技术普惠化浪潮"两大核心定位逻辑。在全球机器人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这位年轻工程师出身的创业者,用"中国式颠覆创新"演绎了新经济时代的品牌增长密码。
"所有革命性产业的爆发,都始于将贵族技术平民化的过程。"潘轲道出王兴兴战略的核心。通过自研关节伺服系统,宇树将伺服电机成本降低92%,这绝不仅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从根本上打破了波士顿动力缔造的技术垄断体系。
在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四足机器人长期被定位为"科研设备",动辄百万元的定价犹如技术壁垒上的高压电网。王兴兴捕捉到智能硬件消费升级的底层趋势,用模块化设计和规模化生产,将机器人从实验室推向了家庭这个全新的战略入口。这种"技术降维"本质上是品类价值的重构:当四足机器人能够托起2公斤快递行走10公里时,它就不再是炫技工具,而是具备实用价值的新物种。
潘轲特别指出,宇树的突破在于完成了产品定位的双重转换。"首先要让消费者觉得这不是科幻电影道具,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伙伴;其次要创建自循环的体验场景。"正如文档中提及的"场景进化论",宇树的霹雳舞表演不单纯是营销噱头,而是工程思维驱动的场景教育——通过娱乐化交互,建立用户对机器智能的感性认知。
这种场景化破局战略,完美印证了潘轲提出的"新品类进入心智需要基石故事"的观点。当机器狗不再是冰冷机械,而是能同步主人节拍的玩伴,品类认知就完成了“从工具到伙伴”的跃迁。这种认知重构带来的溢价空间,远超参数比拼的层面。
面对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技术路线之争,潘轲认为王兴兴做出了教科书级别的战略取舍:"当同行执着于机械性能精度时,宇树选择把机器人当作消费电子产品来打造。"这个定位决策打破了行业固有范式,犹如马斯克将特斯拉电动车定义为"轮式智能终端",李想将理想汽车定义为“移动的家”。
选择消费电子主赛道意味着双维赋能:既继承成熟产业链的制造优势,又能融汇AI、物联网等创新要素。从控制系统开源到组建开发者社区,宇树正推动四足机器人向智能硬件平台进化,这种"产品即生态"的打法,恰是文档中强调的"在趋势中培育技术雨林"的生动实践。
"当自行车从代步工具变为健身器材时,弱势品类就转换为强势品类。"潘轲用品类理论解析宇树的战略机遇。四足机器人正处于“从科研仪器向智能消费品转型”的关键节点,王兴兴通过价格普惠完成品类扩容,正在重演大疆创新重构无人机产业的历程。
这种品类价值重塑带来的增长红利,远非简单市场规模扩张可比。当宇树产品进入20万家庭,形成的用户基数和数据资产,将构成比专利墙更深厚的竞争壁垒。这与潘轲主张的"新品类的第一波用户决定其价值高度"的战略判断完美契合。
在分析宇树的出海战略时,潘轲指出其暗合"高势能市场辐射"法则:通过攻克日韩、欧美等技术制高点市场,建立全球品牌势能。这种"先高端后大众"的路径,正是文档中强调的"用别墅用户为新品类代言"的典型应用。
与此同时,宇树避开了与波士顿动力的正面对抗,选择在消费级市场建立根据地。这种"侧翼战"策略印证了潘轲的竞争观:不争夺存量蛋糕,而是开辟增量战场。当波士顿动力还在展示后空翻特技时,宇树机器人已经走出实验室,在探索快递配送、家庭陪护等真实场景,这是典型的定位理论实践。
在王兴兴的战略棋局中,我们既看到特斯拉式的技术民主化理想,又兼具小米式生态构建智慧,更蕴含宁德时代式的产业链垂直整合野心。这种多维定位的融合创新,正在书写中国智造的新规则。
正如潘轲在《细化定位》中强调的:"未来的商业王者,必是那些既能抢占技术制高点,又能深耕用户心智,同时完成品类价值重构的企业。"宇树的实践表明,当工程师思维与定位理论深度耦合,中国品牌完全能在尖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这场关于智能硬件的认知革命,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潘轲,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细化定位》作者,定位式营销体系开创者,深研战略定位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超1000亿。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