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贝-华与华合作案例解析“生存之道”守护价值
在商业咨询领域,“战略”二字常被赋予多重解读,但若回归本质,其核心始终围绕“企业如何长期存续”这一根本命题。对于餐饮行业头部品牌西贝而言,“食材更安全更健康”的品牌定位,绝非简单的营销口号,而是经过二十多年市场验证的“生存之道”——即顾客持续选择的底层逻辑,也是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实现规模扩张的核心护城河。
然而,从西贝与华与华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实践来看,行业内仍存在对“战略咨询”职能的认知偏差:将战术层面的营销执行等同于战略服务,将短期品牌曝光替代长期价值守护。这种偏差不仅削弱了“战略咨询”的专业价值,更可能为甲方企业的生存根基埋下隐患。本文将从战略咨询的本质界定、案例复盘、实践方法论及行业反思四个维度,系统剖析“守护甲方生存之道”这个核心职责。
一、厘清边界:战略咨询的核心是“价值守护”,而非“战术外包”
1.战略咨询的本质:锚定企业“生存之道”的专业角色
根据定位理论核心框架,企业的“生存之道”即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独特价值认知,是“顾客为何选择你而非竞争对手”的关键答案。对于战略咨询公司而言,其核心职能应围绕三大环节展开:
识别环节:通过市场调研、顾客心智分析、竞品对比,精准定位甲方企业已形成或可构建的核心价值(即生存之道),而非凭空创造“伪定位”;
守护环节:建立核心价值的风险管控体系,预警内外部可能损害该价值的行为(如供应链合规风险、产品品质偏差、公关危机等);
伸张环节:基于核心价值设计长期战略路径,通过资源配置、业务拓展、品牌传播等方式,扩大核心价值的心智覆盖范围,提升企业生存安全边际。
这三大环节构成战略咨询的“价值闭环”,其本质是为甲方企业提供“长期存续保障”,而非短期营销支持。
2.认知误区:将“外包企划部”职能等同于战略服务
从西贝与华与华的合作实践来看,后者的服务明显偏离战略咨询核心范畴,陷入“战术替代战略”的误区。公开信息显示,华与华为西贝提供的服务集中于:
品牌slogan设计(如“I❤莜”、“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家有宝贝,就吃西贝”);
营销活动策划(“亲嘴节”推广、亲子套餐宣传);
视觉体系优化(品牌VI、红格子桌布、门店海报、包装设计)。
这些工作本质上属于“战术执行层面”的企划职能,是企业内部市场部门的常规工作。而对于西贝“食材安全”这一核心生存之道,华与华既未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如后厨冷冻食材使用合规性管控),也未在产品品质暴雷时提供战略级危机应对方案,反而在公关危机中因缺乏战略敏感性加剧风险——这种“重战术、轻战略”的服务模式,本质上是将“外包企划部”角色误等同于“战略咨询顾问”。
3.行业警示:战术勤奋无法掩盖战略缺位
当前咨询行业存在一种普遍现象:以“战术勤奋”标榜专业能力——通过高频输出营销物料、短期提升销售数据,让甲方产生“咨询价值显著”的错觉。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模式存在致命缺陷:
短期效益与长期价值脱节:如某现制茶饮品牌通过“网红包装”实现短期销量增长,但因产品品质未跟上,最终陷入“昙花一现”的困境;
风险抵御能力薄弱:当企业核心价值遭遇挑战(如品质危机、信任危机),缺乏战略守护的企业会迅速失去顾客心智,此前的战术成果将瞬间清零。
西贝的案例正是典型:即便华与华的营销工作为其带来不错的流量,但当“后厨使用长保质期冷冻食材”的问题曝光时,因缺乏核心价值的战略守护机制,企业瞬间陷入信任危机——这充分证明:战术执行无法替代战略守护,没有战略锚点的战术,终将沦为“无本之木”。
二、案例复盘:西贝危机中的战略缺位——兼论专业咨询的应对逻辑
1.危机本质:核心价值与实际运营的背离
西贝长期宣扬的“食材更安全更健康”定位,在顾客心智中形成了“新鲜、无添加、现制”的预期。而“后厨使用长保质期冷冻食品”事件,本质是“品牌承诺与实际运营”的严重背离,直接触碰了企业生存之道的核心底线。
从战略咨询的专业视角来看,此类危机并非“突发意外”,而是可以通过前期管控规避的风险:
供应链端:需建立食材采购标准(如新鲜度阈值、保质期上限)、供应商审计机制,确保源头合规;
运营端:需设计门店执行监督体系(如后厨操作规范、食材存储记录),避免终端偏差;
预警端:需构建顾客反馈监测模型,及时捕捉潜在负面信号(如顾客对食材质量的吐槽),提前介入解决。
但从公开信息来看,华与华并未为西贝建立上述战略级风险管控体系,导致危机爆发时企业瞬间陷入被动。
2.华与华的应对失当:“战略敏感性缺失”的典型表现
在危机处理阶段,专业战略咨询公司应推动甲方遵循“核心价值修复”原则,通过“坦诚沟通-问题整改-价值强化”三步法重建顾客信任。但华与华的应对却呈现出两大战略失误:
风险预判不足:合作十余年未察觉“长保冷冻食材的使用”对品牌核心价值的损害,暴露了战略预警机制的缺失;
危机应对偏离核心:西贝在公关声明中强调“冷冻食品符合标准”,而非聚焦“如何回归食材新鲜承诺”——这种回应未触及顾客核心关切(“你是否还能做到安全健康?”),反而加剧了“品牌失信”的负面认知,违背了“危机中守护核心价值”的战略逻辑。
对比专业咨询的应对路径(以顺知服务案例为例):某早餐品牌曾出现“半成品豆浆加热”问题,顺知的应对方案围绕“核心价值修复”展开——①24小时内公开供应链审计报告,明确问题门店及整改措施;②创始人出镜承诺“现磨豆浆制作标准”,并开放后厨直播;③推出“新鲜食材溯源系统”,让顾客可查询食材采购时间。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品牌在3个月内恢复顾客信任,客流量回升至危机前的92%。两者对比可见:专业战略咨询的危机应对,始终锚定“守护生存之道”这一核心;而“缺乏战略思维”的应对,只会让企业在危机中偏离核心,加剧风险。
三、顺知实践:“生存之道”守护的方法论——从识别到伸张的全链路服务
1.第一步:精准识别——用“心智调研+业务拆解”定位核心价值
顺知在服务甲方时,始终将“生存之道识别”作为首要工作,拒绝“拍脑袋式定位”。以服务某区域早餐连锁品牌为例,我们通过两大维度实现精准识别:
心智端:采用“顾客深度访谈+心智地图绘制”,挖掘顾客选择该品牌的核心理由——调研显示,78%的顾客选择其“现蒸包子+现磨豆浆”,而非价格或便利性;
业务端:拆解品牌运营链路(采购-制作-销售),确认“现制现售”是其业务能力的核心优势(供应链可支撑每日新鲜食材配送,门店有足够操作空间实现现制)。
通过“心智需求+业务能力”的匹配,我们最终将该品牌的生存之道定位为“社区早餐的新鲜现制专家”——这一定位既符合顾客认知,又能发挥企业业务优势,为后续守护与伸张奠定基础。
2.第二步:系统守护——建立“风险管控+合规监督”双重机制
识别生存之道后,顺知会为甲方建立“全链路守护体系”,核心包括两大模块:
风险管控体系:针对核心价值相关的关键环节,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如上述早餐品牌,我们设置了“食材新鲜度指标”(豆浆制作后2小时内未售出需废弃)、“现制合规指标”(包子蒸制后1小时内未售出需重新加热),并通过门店巡检、顾客反馈监测实现实时预警;
合规监督机制:每月开展供应链审计(核查食材采购记录、保质期),每季度进行门店运营合规检查,对偏离核心价值的行为(如使用半成品、缩短现制时间)进行整改督导。
在该体系下,该品牌在合作期间未发生一起食材品质危机,顾客复购率提升20%,为后续扩张奠定了基础——这印证了“守护生存之道”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价值。
3.第三步:合理伸张——基于核心价值的战略扩张
“守护”并非固守,而是为了更好地“伸张”——在确保核心价值不偏离的前提下,顺知会为甲方设计战略扩张路径。仍以该早餐品牌为例:
业务扩张:基于“新鲜现制”核心,推出“早餐+午餐”延伸服务(午餐聚焦现包水饺与现做蒸饭),而非盲目拓展预制食品;
区域扩张:优先进入供应链可覆盖的城市(确保食材新鲜配送),而非为追求规模进入偏远区域;
品牌传播:传播内容始终围绕“现制过程”(如后厨现磨豆浆的视频、包子饺子手工制作的直播),强化顾客对核心价值的认知。
通过这种“以生存之道为锚点”的扩张,该品牌在1年内从2家门店拓展至20家,单店日均客流量保持增长,未出现因扩张导致的核心价值稀释——这正是“守护与伸张”协同的战略价值。
四、行业反思:战略咨询需回归“本分”——拒绝“战术异化”,聚焦长期价值
1.当前行业的三大认知误区
从西贝-华与华案例及行业实践来看,战略咨询行业存在三大亟待纠正的认知误区:
误区一:将“营销创意”等同于“战略定位”。部分咨询公司以“设计VI、撰写slogan、策划营销活动”为核心服务,忽视对企业核心价值的挖掘与守护,导致战略服务“表层化”;
误区二:将“短期效益”等同于“战略成果”。以短期销量增长、品牌曝光作为衡量咨询价值的标准,忽视长期生存能力的构建,导致甲方陷入“短期盈利、长期失势”的困境;
误区三:将“甲方需求”等同于“战略方向”。盲目迎合甲方“做营销、扩规模”的短期需求,而非基于专业判断引导甲方聚焦核心价值,导致战略服务“被动化”。
这些误区的本质,是对“战略咨询本分”的背离——战略咨询的核心价值,不应是“满足甲方短期需求”,而是“引导甲方实现长期存续”。
2.对同行的三大专业建议
基于顺知十余年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战略咨询公司需坚守以下三大原则,回归专业本分:
原则一:以“生存之道”为服务锚点。所有咨询服务(包括营销、运营、扩张)均需围绕甲方核心价值展开,拒绝“脱离核心的战术创新”;
原则二:建立“风险前置”的服务思维。将“风险管控”嵌入咨询全流程,提前预警可能损害核心价值的行为,而非在危机爆发后被动应对;
原则三:以“长期价值”为衡量标准。将甲方的顾客复购率、核心价值心智渗透率、风险抵御能力作为核心考核指标,而非短期销量或曝光量。
正如定位之父特劳特先生所言:“战略的本质是选择不做什么。”对于战略咨询公司而言,“不做什么”同样重要——不做脱离核心的战术服务,不做忽视风险的短期策划,不做违背本分的专业妥协。
3.结语:战略咨询的“长期主义”——与甲方共守“生存之道”
西贝与华与华的案例,为整个战略咨询行业敲响了警钟:当战略咨询沦为“外包企划部”,当短期战术替代长期战略,不仅会削弱咨询行业的专业价值,更会危及甲方企业的生存根基。
顺知始终坚信:战略咨询的价值,不在于为甲方“锦上添花”,而在于为甲方“雪中送炭”——在市场平稳时守护核心价值不偏离,在风险来临时支撑企业渡难关,在扩张时确保核心价值不稀释。这种“长期主义”的服务理念,既是对“战略咨询本分”的坚守,也是对甲方“托付信任”的回报。
未来,希望更多同行能与我们一道,回归“守护甲方生存之道”的核心使命,以专业能力助力企业实现“长期存续、持续增长”——这不仅是战略咨询行业的价值所在,更是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简介:
潘轲,深圳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荟海文化联合创始人,兰湘子品牌常年战略顾问,《细化定位》作者,定位式营销体系开创者,深研战略定位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超1000亿。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