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劳特最新出版的《与众不同:极度竞争时代的生存之道》中,他再次就“与众不同”发表了看法,言语措辞无不耸人听闻:不能实现差异化,就只有死路一条!
特劳特指出,在竞争对手如云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找到一种方式令自己与众不同,这是成功的定位策略的基础。“你要告诉顾客为什么他应该购买你的而不是别人的产品。”至于策略方面,成为第一、拥有特性、领导地位、经典、市场专长、最受青睐、制造方法、新一代产品、热销都能帮助企业成就“差异化”。
例如,“成为第一是个差异化概念”是指,如果你已经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在竞争对手试图模仿你时,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会强化你的品牌在顾客头脑里的印象。像第一个向市场推出小型厢式车的克莱斯勒公司,至今依然是小型厢式车行业的龙头老大;惠普公司保持着台式激光打印机领头羊的位置;太阳(Sun)公司开发的工作系统同样拥有稳固的龙头地位。
又如,“拥有特性是个差异化概念”说的是,拥有自己的特征或独特之处,从而与别的公司有显著的区分。像佳洁士、可口可乐是最早的可乐类产品,所以其顾客群体的年龄较大,于是百事将自己定位为“更年轻一代的选择”上,从而获得了成功。
有了“怎么做”的指点,特劳特还告诉我们哪些是“不能做”的。特劳特认为,比如“顾客满意度”、“永远追求卓越”这样的概念或口号就不是有效的差异化手段。它要么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如顾客满意),要么就是含糊其辞的话(如追求卓越),总之,要与众不同、要充分差异,就要简单、直白地告诉你的客户:“我们是做什么的”以及“为什么就要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
所以,特劳特在倡导“差异化”的同时,始终不忘强调“聚焦”。早在《定位》一书中,特劳特便提出企业应该“聚焦”,让自己的品牌成为同种类产品的代名词,并且坚持专一的“专家”形象,拒绝品牌延伸的诱惑。而在《与众不同》中,特劳特进一步谈到,不管规模大小,企业的战略都应该围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制定。这是因为,人们会对那些专注于某个领域或产品的企业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会视这样的企业为“专家”。
特劳特认为,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专注与否才是王道;做涉足广泛的多面手,不如做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佼佼者。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聚焦某一产品的企业保持自己的专一性,这不是说从此不再涉足其他业务了,以为这样会破坏在顾客心目中的专家形象。毫无疑问,这显然是曲解了特劳特的本意。请注意,他说的是,不盲目、冲动地多元化经营,而非固步自封、死守一个领域。
在《与众不同》的前言,特劳特说:“本书就是要改变这一切。它概括了实施差异化的许多方法,同时让你避开那些听上去像差异化但实际不是差异化的诱惑。”特劳特要让我们相信,虽然周围充斥着的质量、授权、绩效、以客户为导向和各种形式提升领导力的建议,但它们终究不能做到“与众不同”,反而容易走向误区。在这一点上,特劳特一如既往,将定位理论又一次的具体和深化,而且还给出大量实现“差异化”的建议,这将为我们在极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下如何生存下来、并且活得更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引导。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