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新闻

《定位屋》读书笔记:九大差异化如何九九归一

时间:2015-04-20 10:45:28 | 作者:李丰亨、柯磊 | 来源: | 阅读数:3348
摘要:如何深入理解、记忆九大差异化方法?我们在鲁建华老师“定位体系化之作”《定位屋》第147页找到了答案,看鲁建华老师如何一步步将九大差异化方法化九为三、化三为二、化二为一。

 

《与众不同》归纳了如何间接表达更好的“九大差异化”方法,成为定位丛书的大成之作,但遗憾的是书中只对九大差异化进行了各自独立的阐述,并未深究九大差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7+2的数字挑战了爱好者的记忆极限。即使是资深爱好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九大差异化逐一列举出来,对九大差异化的重要性也难以区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鲁建华老师“定位体系化之作”《定位屋》第147页找到了答案,就如何深入理解记忆九大差异化、厘清内在联系、剖析各差异化的重要性给出了方法。



 

 

一、 从九到三

 

1、从认识光环来看,包括时机和品牌身份有成为第一、专家和经典。

 

2、从市场表现来看可以分为领导者、最受青睐和热销。

 

3、关乎实质内容,产品属性,新一代,制作工艺。

 

商务机专家品牌Thinkpad因为制作工艺使稳定性和安全性极其突显从而备受商务人士青睐。

 

 

二、 化三为二

 

简而言之,九大差异化可以分为战略型(实)和战术型(虚)两种。



 

第一类,战略型差异化包括“特性、新一代、制作方法”是具有实质内容的差异化它借助了人们认识和记忆事物的基本规律-----归类存储,本质上是基于“品类”诉求“不同”,是“真差异”。而在商战中只有抓住“第一”这个时机,这些概念才能具备不可复制性,才能以配称最形成战略,得以保持。

 

第二类, 战术型差异化:成为第一、专家、经典、领导者、热销和最受青睐。战术型差异化与产品本身无关,不涉及产品事实,是没有实质内容的差异化,它只是顺应人们判断事物的一般逻辑达成了对产品质量的“优势认知”,本质上诉求的是“更好”,是“假差异”。其中,“成为第一”这个概念比较特殊,但只有在所进驻品类或所占特性有价值的时候,“第一”带来的“正宗”认知才有现实意义,若孤立的谈“第一”容易陷入伪品类误区。

 

两类差异化的联系和区别

 

战略性差异化是造成战术性差异化的原因,战术性差异化是战略性差异化的结果。热销、受青睐和领导地位往往是占据某种属性、成为新一代产品或独特制作工艺的结果(《定位屋》中该处有笔误)。例如,沃尔沃通过率先诉求“安全”成为安全车领导品牌;王老吉(现加多宝)通过率先大肆诉求“去火”成为凉茶领导者。

 

一些诉求领导地位的品牌最终要转而诉求其原创身份、占据某个特性,目的是以此形成战略,使差异化得以长期保持;而诉求“热销、受青睐”的品牌则应在适当的时机升级“差异化”。例如,劲霸,原来是诉求“专家”,现在诉求“好版型”(更好版型,更好夹克);香飘飘原来诉求“领导者”,现在诉求“好喝”(有红豆,更好喝)。

 

此外,战略型差异化一般包含利益和价值元素(例如,安全,防蛀),而战术型差异化一般不包含具体的价值,只是有助于化解“心智缺乏安全感”这一障碍。

 

 

三、 九九归一

 

九大差异化是为了在消费者认知里更可信的表达自己更好,建立优势认知而存在;九大差异化就如同“独孤九剑”一样,以建立优势认知为“总诀”剑意,根据竞争环境来将各个招数灵活运用。至此,九大差异化已九九归一。

 

 

结尾语

 

从九到三方便理解记忆,化三为二便于区分重要性并厘清内在关系,九九归一阐明最终目的。至于如何运用实践,就交给广大爱好者怀着敬畏的心理去勇敢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