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立:定位的力量来源。
中国传统哲学及辩证法哲学都认为:矛盾(或“阴阳之道”或“对立统一”)推动着世界运动,是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贯彻于其他规律的核心。
由是观之,定位的力量之源,不就是来自于“矛盾运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吗?矛盾推动着世界运动,无论是物理世界还是心智世界,(抑或是二者结合的世界)。
定位的有效性,并不是来自于任何一个孤立的主张本身,而是来自于与传统认知的鲜明对立。脱离情境,脱离心智中的对立,即使再独特的主张,抑或再聚焦的主题,也没有力量。
有矛盾才有碰撞,才有运动。没有差异,没有对立,就不会有力量。因为没有对立,心智找不到着力点,就形不成认知。所以任何一种方法,如果脱离情境和心智中的对立,都是死方法,都是无效和无力的。
因此:
用两个字形容定位:对立。
用三个字形容定位:对着干。
用四个字形容定位:相反相成。
用五个字形容定位:反者道之动。
用六个字形容定位:反其道而行之。
用七个字形容定位:因敌变化谓之神。
二、定位是动态。
最大的对立,产生最大的力量。
最大的对立,人们称之为颠覆。
而其他阶段,人们称之为改进。定位称改进为“进化”,称颠覆为“分化”或“开创新品类”。颠覆者的力量和价值大于改进者。“开创新品类”之所以是一种有力的定位方法,是因为它有作为对立面的老品类。(而且开创新品类本身也是一种“现实”,所以也具有现实和认知相互促进的力量。)
开创的新品类,是在“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中分化出来的,不是跨越阶段凭空出现的。跨阶段也是很难被人们理解的。
因此,定位是动态的。
以为拥有了心智中的一个位置就万事大吉了,还是没有掌握定位。真正的定位要在现实及其变化中融会贯通的使用定位,还要善于把握分化的趋势,及时开创并主导新品类。
《孙子兵法》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关注定位学习网公众号,更多精彩...